
位於日本大阪灣(Osaka Bay)人工島上的關西國際機場(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KIX)創下全球罕見紀錄,該機場自1994年啟用以來,30年間未曾遺失任何一件乘客行李。據了解,關西國際機場服務範圍涵蓋大阪(Osaka)、京都(Kyoto)與神戶(Kobe)等主要城市,每年處理數以百萬計的旅客與行李。即便僅2023年一年便處理超過1,000萬件行李,機場方面仍確認從未發生「永久遺失」案例,堪稱航空業界的奇蹟。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關西機場的行李管理系統在全球屢獲讚譽,曾八度於《天空旅客世界機場大獎》(Skytrax World Airport Awards)中獲頒「全球最佳行李處理機場」。其精準紀錄在航空業中極為罕見。
根據航空技術公司席塔(Sita)的數據,2024年全球各地共有約3,340萬件行李遭錯誤處理,雖較前一年略降,但仍顯示多數機場在行李流通環節存在漏洞。相比之下,亞太地區(Asia-Pacific)持續保持全球最低的行李誤處理率,而關西機場則被視為其中的標竿。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分析,關西機場之所以能達成這項紀錄,關鍵在於其極為嚴謹的管理機制。每一件行李在運送過程中會被反覆檢查、交叉核對,搬運人員依照各家航空公司的專屬作業手冊執行操作。機場內採用三重標籤檢查制度,確保行李與正確航班精準匹配。一旦發現錯誤,員工會立即在貨艙、停機坪與分揀區展開全面搜索。幾乎所有短暫錯置的行李,都能在數日內與乘客重逢。
依照規定,行李在班機抵達後15分鐘內必須送上行李轉盤。樂器或貴重、易損物品則由地勤人員親手交給旅客,而非放置於輸送帶。即使是因雨濕透的行李,也會在交付前被擦乾,所有行李的把手都必須朝外,方便乘客提取。這種幾近苛刻的工作準則,使「準確與尊重」成為關西機場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這座被譽為「完美機場」的設施也有隱憂。《日本精要》(Essential-Japan)指出,關西機場正面臨地層下陷問題。這座耗資約140億英鎊、興建於兩座人工島上的國際樞紐,自開幕以來已下沉超過11.5公尺(約38英尺),遠高於原先工程師預估的50年內8公尺(26英尺)下沉幅度。研究顯示,機場龐大的基礎建設重量正對黏土與淤泥層造成持續壓力。
儘管如此,工程團隊在設計之初便考量地震與地層變動風險,跑道結構能在地震發生時略為彎曲,以防止斷裂。這項技術設計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Great Hanshin Earthquake)後被證實發揮了關鍵作用。
圖文:CTWANT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