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近期發現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政府隨即啟動緊急防疫措施。農業部緊急宣布自22日中午起,全國實施為期5天的「豬隻禁運、禁宰」措施,並視疫情發展決定是否延長。同時全面禁止以廚餘飼養豬隻,展開全國防疫應變行動,由環境部協調各縣市環保單位統一收取廚餘,而環境部也啟動全國廚餘應變作為。
根據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資料,非洲豬瘟是由DNA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所引發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非洲豬瘟雖然不會傳染給人,但由於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疫苗施打,豬隻若感染非洲豬瘟,致死率達100%。
非洲豬瘟的傳染途徑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其病毒存在於環境的時間,可在冷藏豬肉中存活100天、冷凍豬肉1000天、豬舍1個月、糞便室溫11天。
環境部指出,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環境部即日起,配合農業部本日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飼豬隻公告,啟動全國廚餘應變處理作為,確保廚餘穩定去化、環境安全無虞。
環境部表示,廚餘為民眾每日產生,全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落實「在家吃多少煮多少,出外吃多少點多少」的減量原則,共同減少廚餘產生,建立「綠色飲食」的生活習慣,從源頭減少食物浪費。
環境部已督促各縣市政府依地方特性,因地制宜擬定廚餘清運計畫,協助原廚餘養豬場清運對象,如學校、機關、軍方、矯正機構及事業等,由縣市環保局招標委託將廚餘運送至環保局指定地點,確保廚餘不再進入養豬場,且不造成環境污染。
環境部表示,廚餘禁止養豬之後,將優先採行肥料化及能源化再利用方式,轉化為有機肥料及再生能源,輔以焚化或掩埋等安全去化方式,確保廚餘妥善處理。
環境部強調,地方政府因應廚餘禁止養豬之後,相關清運及處理等應變措施所需之經費,環境部已協調農業部協助,確保全國廚餘去化順暢。環境部並呼籲全民加強廚餘源頭減量,共同為防堵非洲豬瘟盡一份力量。
圖文:CTWANT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