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黃勝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採訪整理:陳函謙
平面攝影:李智為
影音製作:張家銘
去年傳出疫情,12月31號,我們就把應變會議的群組先組起來,包括急診、負壓病房、衛材組等等相關的人員。1月8號開始,決定所有進醫院的人都要戴口罩,有的院區開始進行演習。1月25號,開始限制訪客時段和人數,縮短會客時間,而且限次數。美食外送只能到門口。
3月16號,進來的人要插健保卡,一開始,有人在那邊大小聲,說醫院把他們當壞人。我就跟他講說,這是情非得已,謝謝你們在這邊排隊,謝謝你們的包容和等待,我們在抗疫,你們也在幫忙抗疫。
有共識的人越來越多了,當有人抱怨,大家說有什麼好抱怨的,如果每一個人不願意犧牲自己一點權力和自由,破洞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聯醫迅速備戰
各院區在做門禁管制,院本部很多行政人員問我說可不可以去幫忙?我說當然希望你們去幫忙,但我不能強迫你去,他說沒關係,我們來填一下志願表。除了去支援門口管制之外,徵求一些專業同仁,一下子就報名將近50人,願意在下班後幫忙,叫做 mobile care,行動關懷志工隊。
護理部也全部用自願的,不是自願的,去了會恐慌,不可能把病人照顧好,可能對自己的安全都會有影響。願意留下來的就留下來,不願意就到其他單位去支援。
這樣狀態之下,和平醫院的士氣很快就上來了。這次很多護理師接受採訪,各院區老中青都有,在第一線打這麼久,一個都沒跑,想打贏這場仗,很感人吶。
專業面對恐慌
一開始要求進醫院要戴口罩,有病人沒有口罩,想去口罩販賣機買,結果擺在醫院外面的販賣機,前一天半夜被附近住戶投幣買光光。這就是恐慌。
在這種疫情裡面,必須要有正確的資訊,不然很容易造成恐慌。每天陳時中部長都有一次記者會,清楚的告訴大家,絕大部分都是境外的,境內本土的也找到原因,大家就會比較安心。
我們有SARS的經驗,只要把專業和態度維持住,足以擔當這次的任務。不管是醫院原本準備的防護裝備,或者現在政府準備的都充裕。有人希望用更高規格的的防護裝備,我說沒關係,你不安心我們就來採購。過度的防護也有壞處,因為會造成恐慌。這個時候,某一些人的舉手投足,甚至咳嗽一下,皺個眉頭,都會造成社會的問題了。
新冠肺炎因為傳播力高,逼著大家勤洗手,稍微有一點症狀時戴口罩,尊重別人。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我就是為了大家戴口罩,為了保護你,所以我要戴口罩,因為我接觸很多人,萬一我有什麼問題,至少不會傳給你。
關懷與利他
為什麼說要用關懷、利他來面對疫情?因為光靠SOP不夠,重要的是心理建設。心理建設裡面最擔心的就是本位主義跟自私,一開始看到了人性黑暗面,如何把互相的關懷變成一個常態?
自我為中心,每一個人都有,將心比心很重要。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如果沒有關懷的力量,怎麼有辦法消除掉?大家團隊合作、互相體諒,互相支持和分享。如果沒有這些正面的東西,負面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大,社會就會越來越差。
利他和關懷是可以培養的。我做這件事情,利己也利人,就不會太多抱怨和難過了。關懷能量越來越強的時候,慢慢那種聲音會不見。
我們要囤積的,不是衛生紙,不是口罩、不是物資,我們要囤積的是愛心,我們要囤積的是關懷,我們要囤積的是利他的情緒、利他的想法。我們要利用這個時候來囤積這些東西,這個對社會才有用。
居家檢疫這堂課
二月初,開始強制來台人士居家隔離檢疫,有一家三口香港人,本來是來玩的,不知道進來要隔離14天。爸爸媽媽年紀比較大,國語不是很好,本來住旅館,人家知道之後就不讓他住了。
後來被發現不見了,聽說他們留的手機是國外手機,去查發現找不到人。檢疫的人失聯,全臺灣驚得要死。社會輿論的壓力多大。後來是香港那邊打電話給他們說,你們做什麼,現在人家找你們呢!他講說我們不是壞人,本來是叫外賣,外賣後來也不送,才跑出去找吃的東西,怎麼好像被抓起來關一樣?
他們被收到檢疫所以後,問題很多,語言溝通也有問題。家人分開,一人住一間,第二天我就趕快到那邊去,在便利店買果汁和茶葉蛋帶去,想說他們頂多是吃泡麵而已。
我用電話,先跟國語比較好的兒子談,跟他講說,你有沒有好一點?我知道你在擔心爸爸媽媽,爸媽有沒有在吃慢性病的藥?帶的藥夠不夠?如果講不清楚,你把它拍照下來,數量不夠的話,我們找醫生跟媽媽談,給你們支援。
其實他需要什麼?一個承諾而已。通完電話之後,他跟我說謝謝,昨天來的時候很惶恐,經過溝通就安心多了。我要離開時,他把窗簾拉開了,在窗前跟我揮手。
那幾天,我們不斷安撫他們,後來他說需要法律諮詢,他們不是故意跑掉,但被政府罰款了,能不能有機會申覆?我就拜託認識的法務協助。回去香港後,他還寫了電郵來向我們說謝謝。
我們從前沒有碰過被隔離14天、意識清醒、沒有病的人,被限制他的活動,甚至他有很多的憂慮,很多的擔心,才發現他的需求實在是超乎我們想像,跟醫院不一樣,來醫院就是看病,但他們是沒有病的人,像驚弓之鳥一樣。我們每天評估他們的情緒,應該給怎麼樣的支撐,需不需要有心理師、社工師的介入?是不是要醫生的介入?
那時候才知道,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家庭也不一樣,來台灣的原因、背景、情緒狀態都不一樣,假設要學習全人照顧,這是最好的時候。
我們很珍惜,在全世界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由公家醫院來做這件事情,邊做邊學。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 越抓越準。本來是我驚驚、你也驚驚,我還要照顧你,變成我們團隊穩下來,跟大家講不要怕,14天很快就過去了,你們在這邊休息。有什麼事情你放心,你的要求,我們只要做得到,都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疫情留下溫情
17年前的SARS,留下來一些習慣,該戴口罩的時候戴口罩,該洗手的時候洗手,該自我管理的時候每天去量體溫,從SARS快要結束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一直還留著。
居家檢疫幾百人所產生的問題,和幾萬人的問題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哪一科跑得掉。這次疫情過了以後,我們留下什麼東西?可能是一些創新的服務,通訊診療,比如說我們用line,我們有行動醫療小組與居家檢疫者視訊,閃到腰沒關係,醫師問一問,處方箋就幫你開好,找家人來拿藥就解決了。病人很高興,不用出門就可以得到照顧。
2018年開始,我們在做所謂門診減量,希望每年減2%,有一些過度的檢查、治療,可能是無效醫療,可以產生醫院的利潤,但對整體社會是沒有價值的,類似這樣的醫療行為應該要減少。但推不太動。一個新冠肺炎,聯合醫院整體營運量大概掉了十幾%,很多過去逛醫院的人不來了,不急的病就不來了。有必要的大病在醫院看,小病在基層看,就很自然就出來了。
一開始是對疫情的不確定、物資夠不夠,可是戰線一旦拉長,要面對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因為我們不是只有在看肺炎,我們在「照顧人」。這樣一個疫情,燒出來不是只有治病這個問題,食衣住行育樂醫養康法全部都在裡面。
普通時候哪有醫師在管食衣住行育樂,這一次照顧一群好像沒有病,但是受到限制的人,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尤其是對醫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成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不是來看病,也不是來住院,但是14天裡面,吃喝拉撒都要應付,超越我們過去看病的範圍。
過去的醫院以治病為導向,過去因為受訓以器官分科,變成好像不是我這一科的就不管了。現在反過頭來,應該就是我要看得到「人」。以前叫做「父權式的醫療」,過去這個部分的訓練不好,尤其是醫師,沒有受過傾聽的訓練,看病的量太大,也讓醫師沒辦法好好傾聽,病人還沒說完,藥已經開好了。長期下來對整個健保永續都不好。
現在病人減少很多,醫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改變看病的習慣和態度。我今天幫你看病,你或許有點不滿,或許等太久了。但是因為我的同理,因為我給你後續的,可能給你安撫也好,或者是再強調的說明,讓你覺得等這個是值得的,就產生正能量。
我希望把防疫帶到另外一個層次,回歸到人本的關懷,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啟動所謂人本照顧和全人醫療。所謂人本照護,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品質,病人的照顧者、醫療團隊,甚至擴大到整個社區,關係品質是非常好的,關係網絡是堅強的,是一個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最終的目的,就是在人與人互動過程中,不管生老病死,都能夠增加整個社會更多的信任,讓社會更和諧。
疫情過去了,我們的利他和關懷又更進一步了,社會的互相的信任增加了,社會更和諧了,每一次的防疫戰,我們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