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政治工作者/張益贍
去年一整年可以說是台灣政治史的「罷免元年」。從去年中綠營所發動的「罷韓」為起點,創下42%超高的罷免投票率,第一次成功罷免首都市長。上個月在桃園中壢,又在眾人意料之外,第一次成功罷免直轄市議員王浩宇。而在過年前,眾所矚目的罷免案又轉回「罷免運動」的聖地:高雄市,而罷免對象就是在高雄市議會質詢中,讓韓國瑜從「神」跌落人間而在網路上一夕爆紅的「翻白眼女神:黃捷」。
雖然上個月王浩宇的罷免成功,很大因素是王的個人問題和其在網路上「仇恨值」和負聲量的因素,導致國民黨、民眾黨、綠黨、時代力量甚至是部分民進黨人「不分藍綠、不分黨派」全面性動員支持罷免案。而黃捷情況不同,雖為前時代力量議員,卻因前陣子時力「黨中央之亂」選擇退出時代力量,成為無黨藉議員,降低了「大綠、小綠」之間的矛盾。
而黃捷在網路上也因為其「年輕清新」形象、進步價值上的堅持及專業問政,獲得網路宅男宅女們的力挺,具有一定的「網路正面聲量」,也因此比起「民進黨員王浩宇」,獲得更多執政黨的大力支援,蔡英文主席更在中常會中直接下達「保捷」動員令!
民進黨從桃園罷免案的「低調因應」到高雄罷捷案「正面迎擊」策略上的轉變,事實上有著戰略上的考量。一方面是在國民黨成功罷免王浩宇之後,藍營氣勢凌人,韓粉的網路聲量暴增,而這次又是在「罷韓」的聖地高雄,想要低調的使「罷捷」的同意票「低」於25%的操作方式有風險,而高雄又是「綠大於藍」的區域,還不如動員綠營支持者出來投票,讓「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設下第二個安全閥。
另一方面也透過「不同意票」的行使,凸顯藍營在「罷韓」之後所發動的「報復性罷免」缺乏正當性,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罷免綠營立委」的骨牌效應,「以戰止戰」劃下休止符。
正如同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鶴明發表黨部所做的民調分析指出,黃捷的欣賞度有49%,贊成罷免者為29.2%,不贊成者有55%,反對罷免的比例明顯多過贊成,與王浩宇的結構不同,而有40.8%的民眾表達一定會去投票。而在上次「罷韓投票」在鳳山區的投票率高41.31%,同意票高達11萬7795票,這些選民都是民進黨選擇「正面對決」的動員基礎。
所以當小英動員令一下,綠營不只是在地的立委、議員,高雄市長陳其邁全面出動,甚至連剛當選台北市黨部主委的吳怡農,也特地南下聲援,希望催出「北漂青年」返鄉投票。而國民黨中央也順勢把「罷捷案」的拉高議題格局,形成「反萊牛公投」和對蔡英文的「不信任投票」!
「罷免權」是憲法賦予人民對於不適任的民選公職人員,回收其權力的神聖手段。韓國瑜是因為違背選民付託,就職不到一年就「落跑選總統」而被罷免;王浩宇的罷免則很大因素違背選民付託其「議員監督桃園市政」的職責,大多數時間都在監督「台北市或高雄市」的市政,而被譏為「全國不分區議員」。其罷免原因,基本上都是公職本身的個人因素。
但「罷捷案」則不同:原本只是無黨藉地方層級議員的罷免案,,卻在台灣「藍綠對立」的選戰思維下,政黨全面動員而形成全國矚目焦點。「罷免權」被濫用至斯,也算是另類的「台灣奇蹟」。「罷捷」的成功與否,牽涉到未來是否形成擴及全台灣「報復性罷免」的關鍵,而這個政治風暴的決定權,就在鳳山區選民周六關鍵的一票。天祐台灣!
作者簡介: 從學生時代參與街頭運動開始,三十年歷經台灣政治風起雲湧。認為台灣政治本身就是一場場精彩萬分的「島國宮鬥劇」! 黨政資歷: 民主進步黨政策中心副執行長 行政院228基金會企劃處長 總統府聘用顧問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長 台北市政府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看更多【島國宮鬥劇35】網紅政治的壞結局是罷免
【島國宮鬥劇36】抗疫匡列5千人 燦哥儲君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