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衛福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暢談我國智慧醫療發展、帶領國產「智捷生醫」先端數位MR技術、創造醫療護國神山!

by 林 涵青

世界先進國家所提倡的智慧數位醫療已經開始在台灣紮根並起飛了!今年5月新上任的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博士認為,台灣的數位醫療科技即將是繼半導體、AI產業外的另一個台灣的護國神山。提升台灣醫療成就在世界更上層樓、李處長本身不斷努力研究開發數位醫療影像技術外、並指導及整合台灣知名企業,聯合兩個領域強強結合,創造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這正是他從台大醫院來到衛福部、從第一線醫師轉任公職,最主要的使命之一。本次專訪特別邀請李處長來解析智慧醫療的重要核心之一:智慧數位VR/MR醫療的應用與發展。

採訪撰文:林涵青
攝影:林涵青、孫杰
圖片提供:臺大醫院、智捷生醫

本土開發VR/MR智慧醫療優勢多

「台灣本土廠商開發出VR/MR影像系統,像是智捷生醫開發了一套『Anatomy Cloud』,全部都是MIT的系統,我實際試用過之後,發現和德國系統一樣優秀,圖像顯示已經是醫療等級,這代表我們的廠商在這一塊進步得很快,和國際幾乎是零時差接軌,我覺得非常開心。」

李建璋處長指出,由台灣本土廠商開發系統有很多優點,最重要的是這類科技的臨床應用非常需要廠商到醫院現場支援,在地廠商與醫院的溝通互動比起國外廠商更加快速直接。目前智捷生醫已在6家大型醫療中心:台大總院、台大新竹、台大雲林,以及高雄長庚、高醫大和台中榮總,導入了這套『Anatomy Cloud』VR/MR影像處理系統,「廠商願意在前期無償投入讓醫院做教育訓練使用,我們就能逐步建立起VR/MR影像的生態系。」

HoloXMed能將2D的電腦斷層影像套色分割、3D重組,投影到元宇宙變成全息影像|臺大醫院 提供

李建璋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為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在台大醫院為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與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專長是大數據研究、統計學、實證醫學與醫療品質與管理、人工智慧、生物資訊學、健康經濟學、急診醫學。正因為李建璋博士兼具資訊及醫療雙領域長才,5月新內閣上任,便延請他至衛福部擔任資訊處處長,推動醫療資通訊(IT)革新,建置次世代醫療資料(HIS)平台,讓醫療資訊運用更活化。

今年4月台灣醫療科技界傳來喜訊,李建璋博士所開發的HoloXMed,榮獲有「創新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獲得工程與機器人學類別中「尖端工具」的金牌獎,正是運用AI結合VR影像來提升醫療品質。

臺大醫院李建璋榮博士以HoloXMed獲2024年愛迪生獎,愛迪生獎被譽為「創新界的奧斯卡」|臺大醫院 提供

進衛福部目標:打通智慧醫療的任督二脈

暫離醫療現場投身公務體系,李建璋處長表示,在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服務時,所有新的資訊科技,只是要能夠幫助到醫療服務的,都要站在第一線去接觸、去嘗試使用,而他發現,目前台灣智慧醫療最關鍵的問題,就是A醫院做出來的應用,拿到B醫院卻沒辦法用,因為每個醫院電腦的醫療作業系統都是各自獨立開發的,沒有辦法互通。「如果有廠商設計了一套軟體,到每一家醫院都要重新去調整、去串接不同的系統,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就很難做到經濟規模。」

李處長體認到,這個問題只有到公部門,在衛福部資訊處才有辦法解決,「當我有機會被徵詢這個職務的時候,我想,這是個好機會,可以來幫台灣做這個事情,我可以來幫忙做到醫療資訊界裡的『書同文、車同軌』!」

處長舉例,就像現在有六大醫院開始導入VR/MR應用,如果各家醫院做出來不同的檔案能把它集中起來變成一個數據庫,要形成這樣的生態系,才能大步前進。「我們都知道IT產業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而台灣的醫療水準在很多世界評比中經常名列前茅,這兩個領域應該強強聯合,創造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VR/MR醫療應用 讓2D影像變3D彩色

VR/MR影像運用到醫療中,是透過軟體運算將傳統的CT(電腦斷層掃描)、MRI(核磁共振造影)平面的黑白影像,轉換成3D立體彩色VR醫學影像,可以分別套色、分割,投影到元宇宙還能夠做互動,搭配如微軟Hololens 2的智慧型眼鏡(或其他MR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能讓使用者運用雙手在空中抓取立體彩色醫療影像,還能視需要翻轉、放大、縮小、標記,輔助醫師影像判讀、病理分析,提升醫療品質及水準。

「VR/MR影像系統進到各大醫院,首先可以應用在教育上,」李處長說明,「尤其是解剖學部分,學生可以很快學習到不同病灶的解剖;第二個應用就是手術計畫和病患解說,在比較複雜的腫瘤手術可以和病人解釋得更清楚。他分享自己的經驗,對病人解說時,病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心臟狀態和冠狀動脈阻塞的部分,「這會非常有感!」這對病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感受和震撼,該戒菸的、該減肥的、該動手術的,都願意趕快處理了。「看到才會怕!」

李建璋進一步說明,「這種數位影像技術更高階的應用則是『手術導航』,新竹台大、台大總院、台中榮總都已經有案例,在手術過程中,透過投射到元宇宙的3D影像,可以看穿病人的組織,精準知道手術的位置。」

李建璋處長親自試用國內廠商智捷生醫開發的VR/MR系統,認為完全不輸給先前使用的德國系統。

申請醫令碼 VR/MR影像輔助治療邁向常規化

而由於台灣各大醫院使用『Anatomy Cloud』VR/MR在醫病溝通、手術規劃、術中輔助和教育方面已取得相當的成果,日前更有醫學中心會議通過決定申請「醫令碼」,李建璋解釋,取得「醫令碼」,表示這項科技已經可以變成一種正式的醫療服務,代表這項科技已經成熟,而且安全性、有效性都得到政府一定的認可。「沒有醫令碼之前,都算是實驗性質;有了醫令碼,就表示這個治療或處置方式已經開始邁向常規劃,民眾對這樣的服務可以更加安心。」

VR/MR等科技在醫療上的應用,是數位智慧醫療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能夠突破傳統醫療模式的限制,提供更加人性化且高效率的醫療服務,李建璋相當看好台灣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尤其從半導體到未來整個AI電腦,生產供應鏈都在台灣,IT硬體絕對是台灣的強項。

不過李處長也提出台灣智慧醫療了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台灣現在比較欠缺的是跨領域的人才,工程師要跨進醫學不容易,醫師要了解科技甚至人工智慧,門檻也相當高。」

他分析,另一塊需要突破的就是醫院資訊的「基礎建設」,「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醫療機構要有共同的標準和規格,讓彼此間的資料可以互通。」因此他希望能在衛福部利用國家行政的力量來推動,「可能像黑手(汽修廠技工)一樣,這些工作很辛苦、而且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亮點,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基礎工程的進程推進得愈快,愈快達到資料格式統一、應用程式統一,我們就愈快能建立起下個世代的智慧AI醫療生態系。

VR/MR影像在醫療有多元運用,包括教育、病患解說、手術計畫、手術導航等。

打造智慧醫療生態系

所謂智慧醫療的生態系,處長強調,沒有一個醫院或是一位醫生,能夠獨立完成所有的應用程式,以VR/MR這一套科技而言,每一個醫生對每一個病人做出來的每一個影像,都是寶貴的資料,「現在國內的智捷生醫找了六家醫院合作,每家醫院都把做出來的病人影像集中的話,就可以形成一個很龐大的一個資料庫,這些資料庫對於醫學院學生的訓練,或是外科醫師手術計畫的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在資料端去建立生態系之外,應用端也可以建立生態系,李建璋進一步說明,「例如要重建骨頭,人體有這麼多不同的部位,如果大家能夠一起來,分別開發不同部位,然後在一個生態系裡面去分享的話,很快的我們就會變得非常有競爭力!」

在目前衛福部資訊處長的職位上,李建璋表示,政府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設標準、建平台」,也就是「書同文、車同軌」,「這是政府一貫支持的方向,也是既定的政策,預算都已經編下去了!」

因此李處長也相當樂見國內智慧醫療產業民間單位的發展,像是大力推廣MR智慧醫療影像系統服務的智捷生醫,日前不僅首創伺服器版本投入醫院內部使用,也代表台灣新創企業赴美出席美國select USA,產官學合作,持續推動建立國家級VR/MR彩色醫學影像數據庫。

申請醫令碼後,代表VR/MR影像應用在醫療上已開始常規化,是可以收費的正式醫療服務項目(使用MR技術進行手術
示意圖)|智捷生醫 提供

AI加持 智慧醫療將有大躍進

提到最近火紅的話題「AI」,李建璋處長認為,對於VR/MR影像的普及將有很大的幫助,原來目前元宇宙的3D影像,還是需要專業醫師將電腦斷層片子中的腫瘤畫出來,有100張片子就要畫100張,標註好之後再交給軟體去組合,還是得花上醫師不少的時間去處理。「未來人工智慧就是夠過大量影像去訓練他,讓AI學習分辨這個是腫瘤,這是肝臟、這是血管、這是一條神經。」

AI再繼續發展,日後還有可能做到治療方式的建議,李建璋說明,以腫瘤來說,目前醫師很難知道這個病人對放射治療的反應會比較好,還是標靶治療比較好,「有一些影像上很細微的變化,人的肉眼很難分辨,但我們可以把這些影像讓電腦去學習,透過大量的影像和資料分析,讓電腦去學習分辨別裡面極細微的差異,就能做出超越人類能力的判斷和建議。台灣有很多醫學中心,都已經有類似的計畫在開發進行了!」

台灣智慧醫療貢獻世界

「我們很有條件走在世界的前面!」李建璋處長對台灣數位智慧醫療的發展深具信心,他盤點目前台灣的優勢,包括醫療環境方面已建立電子病歷無紙化和健康存摺(個人就醫檢驗和用藥紀錄),疾病治療指南與國際接軌,再加上先進可靠的IT硬體,「只要再結合IT開發出來的程式 未來可以連結我們的電子病歷,再加上應用程式去做整體的輸出。台灣是少數有能力能夠做自己的作業醫療系統的國家,而且是可負擔性的作業醫療系統、又可以對接世界醫學。」

「我個人非常看好,如果國家和民間能夠投注資源,往這個領域發展的話,台灣未來可以整場輸出,從電子病歷到上面的AI應用程式,幫整個醫院去建構大腦,這絕對是我們台灣未來可以貢獻世界的一條路。」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