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文翔政論
主圖來源:資料畫面
最近李眉蓁論文抄襲被抓包後,政界又開始互相抓毛病,發現很多政治人物的論文根本不堪入目。
以前我們大學老師是從新聞記者(政治)回到學界教書的,大學時就聽老師說過,「政治很黑,學界更黑」,小小年紀不懂學界有什麼好黑,大家不就各自教書嗎?
學界共犯結構
而真的開始與這圈子的訊息有接觸之後,如果政治算黑,那學界的黑,是無底的黑。因為政治之間還有競爭,彼此不堪的事情都有被檢視的一天,但學界的黑,是暗潮洶湧的鬥爭,但套上共犯結構的枷鎖。
其實一個一個檢驗就會發現,真的做學術研究獲取學位的政治人物不多,有這種經歷的大多是本來是學者,中途轉當政治人物的,但是本來就是政治人物,又想要學歷的,他的論文大多都以研究自己熟悉的事情(比如自己的選區、自己的老闆、自己經營的選戰公關模式),而學校似乎也允許這樣的做法。
抄襲還好查,用心點一個一個比對遲早會發現,問題比較大的是「掛名」,除非裡面有人爆料,不然掛名的,外人根本查不出誰是主要貢獻者,誰是來搭便車的。
掛名等同靠山
很多人忘了,或是沒關注過,2017年的台大論文造假案(或稱台大學倫案),當時的校長楊泮池憑藉過人的人脈網絡,基本上平安過關了,但他是一個「大藍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掛名=看得起=靠山」的數學恆等式也可以寫在生醫人士申請國家計劃的盤算中。
這句話是我們國家的最高機密的鑰匙,因為這個體系夠完整,共犯結構夠龐大,利益也相當誘人,要期待內部舉發者根本不可能,但如果有,這一串粽子抓起來恐怕會動搖國本。
延伸閱讀:
【戴發奎專欄】李眉蓁抄出的現代學歷價值
【文翔政論專欄】人權鬥士淪為權鬥員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