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蔡豐州 醫學博士
現 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長
雙和醫院 整形外科醫師
我喜歡快剪,尤其繁忙的醫師,常戴手術帽,悶熱,找到適合自己舒服的方法;兩三下清潔清爽溜溜,變成行之有年的「模式」。每個人喜好不同,都按照自己的需求改變,有時候真的不見得好。
堪稱變化最大的演藝圈,最近甜心教主王心凌又再度翻紅了。大批隱形的中年粉看到Cindy在節目中優美歌聲,身板和舞台動作,,實力依舊過硬;眉目如初,簡直”回憶殺”。這個重新爆火斷層現象,讓粉絲感動地開玩笑說:「歌迷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對的,好的,有實力的,其實沒變過。“當你”,,欣賞之”心”,“凌”駕一切。
我們感動的是,曾經的明星不變,粉絲喜愛不變,我們集體對過往青春歲月情懷的不變,始終如一。
政治圈某部分和演藝圈很像, 畢竟民主很吃路人緣。會”紅”就是會”紅”,會做事就是會做事,和資歷、頭銜不見得相關,靠的基本盤都是人民和民眾的支持。筆者因為長期投入公共服務組織的關係,某一次見到某黨大老, 意外發現他私下能言善道,超級會講,跟電視上發言頻頻出包,被網民出征的形象差很多;另外一位,則是每次記者採訪,針貶時事都妙語如珠,”有趣”,然而私下活動餐會話超少,不太搭理人,顧自專心扒飯,拒絕他口中的”社交”。甚至,無論你見到他多少次,他還是一臉陌生。
改編套用一下王世堅議員的話:“不該變,不能變,不准變”,媒體前後形象和優勢更是。公共服務,政治,對於基層的初衷尤其不能變。台灣的組織大多數變成形式化,甚至變成會議公司,純粹辦會,辦活動,忽略基層會員服務,就是變了成立初衷。
近來選戰政黨頻頻用徵召模式,包括老將”回鍋”。雖說新人不一定新氣象,但是過氣可能真的過氣,誰也說不準,弱龍肯定壓不住地頭蛇,沒有什麼一定是靠譜穩當的決定!就像搭公車,盲目賭博式選邊站,看你是站在馬路的哪一邊。有些事情變了,可以再改回來;有些改變,就一去不復返,搭錯車、反方向!
法律,法規要不要改?更是難度頗高的決定。過去一例一休,年金改革,都面臨巨大歧見。先舉個最簡單例子,像是紅黃綠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基本上沒大問題,即使你質疑秒數,和”施行細則”。你去亂改, 開玩笑誇張地說,例如: 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彩”,基本上沒意義,也沒必要,因為原本做法顧及的交通秩序假設沒有問題。
法律和領導決策品質,最重要的是和數學一樣嚴謹,“基本邏輯假設”要先訂出來,才能”演繹法”SOP下去。不產生過多衝擊,自相矛盾和紛爭。譬如, COVID-19 新冠病毒決策到底要”清零”?還是”共存”?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抓到一些支持自己論點的東西,大放厥詞,互不相讓。有些國家大辣辣解封,有些國家繼續封城,有些國家”開合跳”,地球分成幾大門派,互相牽制。
回到基本假說,科學上會經常性”突變”的東西,是不可能有神藥,一招搞定的。例如:癌症和病毒。您日常生活有看過感冒會絕跡的嗎?當然不會絕跡,而是一直都可能發生,所謂的”共存”。因此長期以來,人類處理突變的重點一直是:「早期發現,好好治療」!!! 如果思考正確邏輯假設,政府決策就是以”共存”大方向,做施政部署和準備,即使短暫清零,都不影響這個”公設”,政策一貫性才能維持,才有自己舖的”台階”下,才有機會扯”超前”,社會經濟衝擊才有可能最小。這次世界各國決策比賽,我們輕易發現,人,遇到多變數的慌亂和搖擺猶豫,甚至政策自打臉的都有。
一直都沒有變過的科學事實和邏輯前提,再次驗證沒必要改變。一切都是不夠堅定導致,公共服務還怕被罵?臉皮薄?「怕熱的,不要進廚房」,「大致閑閑,小智閒閒」。亂改,還是閒得好。
這兩年醫界因為疫情忙得焦頭爛額之外,還要面對自家後院失火: 強制性不友善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第九條修正草案》 和 《物理治療師法修正草案》…,修法決策爭議,如同內外夾攻,醫界情何以堪。照顧身障者權益很重要,醫界也一直在做,但不能強制每一家診所都設立無障礙廁所。因為大多數台灣的建築狹窄的空間,難以全面建置。忽略現況的結果,就是倒閉一堆醫療機構,身障者反而就醫權益大大受損;復健治療團隊中的物理治療師很重要,但是不能無限擴大”健康促進、傷病預防、運動防護、延緩失能等業務”,而逾越醫療行為。修法是一種改變,一種決策,得考慮基本假設,法規的位階和效力是否有牴觸或是危害實務。前提沒顧好,兵敗如山倒。
前提是“民眾醫療安全和權益”,唯一不能改變的基本假設,任何危害此一前提,都是錯誤的改變。寫這篇專欄的時候,我最不想改變的就是健康和青春, “老”卻”不”必”修”,多好,誰不想呢?
強烈建議,不要隨便建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