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曾思堯
攝影記者:鄭存廷
2020年6月6日這一天台灣又創下了民主史上的一項紀錄,雖不知道是否絕後,但至少在我國選舉史上一定是個空前的日子,不僅是港都人行使困難度極高的罷免權成功,同時也對被罷免人而言,同時也創下了難以被超越的紀錄。無論如何,能夠眾志一心,完成這項艱難的歷史任務,有幸參與的港都市民已經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尊重與敬意,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罷免成定局 卸任演說是關鍵
只是,憲法賦予人民參政權的意義,本質上在於追求政治權力分配上能夠選出最適當的人選,並且予以鞭策掌握,不讓政治權力到手後的政治人物忘記初衷或有虧付託,能夠確實完成每一張選票背後的希望與訴求。換句話說,就參政權的意義來看,無論是選舉或是本次的罷免,在行使過後就已經達成階段任務,接下來正是觀察選上,或者即將卸任的政治人物要如何進行最初或最後演出的關鍵時刻,何以說是關鍵?畢竟政治從業者的政治生命往往十分長久,除非打算引退山林,悠然度日,否則總會有下次機會,因此這個「演出」,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舞台橋段,能否藉著這時機達到平息選戰中種種摩擦分裂,讓社會拋開選舉激情,回到日常生活軌道,確實是個觀察焦點。
我國社會歷經多次選舉,政治權力的更迭自有一套規則脈絡可循,當選後的感言也可說是聽到長繭,往往還需要觀察實際上位後的表現。至於罷免成為事實後,被罷免人的言行舉止,特別是第一時間毫無粉飾的言行,對於臺灣社會而言,恐怕是一件十分新鮮且值得觀察的事情。就此,昨日被罷免人在投票後的一番言論,正是可以檢驗其向來言行與人格是否相符的最好機會。
壓低投票率 是經過精密算計
首先,就其發言提及沒有出來投票的130萬市民都是支持反罷免陣營云云的言論,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正如本專欄前一天的推測,呼籲反罷免陣營不要出來投票的用意,確實蘊含著壓低投票率的精密計算在內,確實為寓含攻守合一的選擇,無論罷免通過與否,都能藉著壓低投票率來號稱投票結果不具有堅實的民意基礎,只不過還真沒能推測到居然能把沒投票的市民全部「口頭轉化」為支持者這樣的說法,如此計算方式是否合理,想來全國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大概也不用多加說明了。
聚焦敵陣營 恐成為潛在危機
對港都市民而言,原先挾著熱切期望而投下的選票,能夠在短短2年之內,不但讓讓原先支持者數字翻盤,還額外多奉送了數萬的罷免票,其間差距何止千里,難道一切都是敵對陣營背後操控?如果敵對陣營能做到這程度,對臺灣而言,恐怕中國威脅也都不用放在心上了,換個角度來看,選舉不正是要投給這種神通廣大的陣營以確保選民選後生活的安定與完成選民託付嗎?
站在敵對陣營角度而言,趁隙撻伐政敵的弱點原本即是當有之理,在政權爭奪上也不欠缺正當性,除非手段上逾越法律規範的界線,否則根本沒有反過來被批評檢討的道理,這種有如輸掉賽跑卻怨恨對手跑速太快的說詞,實在難以讓人接受。說到底,如果遭到罷免,卻又不願意檢討己方陣營的問題何在,對於日後的東山再起,恐怕也是一項潛在的危機。
上任未創新 港都市民太失望
另一點讓人感到遺憾者,在於被罷免人似乎並未理解罷免權行使的意義。換言之,經過罷免確定之後,第一項含意在於當選後到罷免前的施政成效並不為市民所接受,至少獲得的肯定絕對低於原本市民對之的期望。既然原本人心思變,才會選出不同陣營的行政首長,那麼上任後如果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又如何期望市民能繼續支持?如果真有誠意,即便市政進度一時不如預期,相信多數市民也會選擇繼續給予機會,斷不如本次一樣,毫不猶豫的就轉向了罷免陣營的一方。
死守支持者 恐陷同溫層迷思
第二項含意則在於,罷免的這一天總會過去,如果具有長遠的政治眼光,在仍然擁有可觀支持者的實力背景下,表達出虛心自省的態度,不但有助於癒合社會因為激烈罷免戰過程所產生的傷痕,寬廣的胸襟也可能吸引到其他態度中立的力量,或許還能創造出其他支持者。如果僅僅是死守著原本的支持群眾,十分容易就會陷入「同溫層」的迷思,而無法看見真實的民意需求。當然,這也可能有另一番解讀,也就是藉著鞏固支持者,收縮凝聚向心力,直接往下一個政治目標前進,只是這樣做的後果,恐怕也僅適合爭取己方政黨中的大位,對於贏得社會中其他中立支持者,甚至敵對陣營的支持,可說僅是徒勞。
參政權的行使過程往往伴隨著激情與對立,但身處其中的選民,絕對不該忘記的是對於政治人物言行的觀察與檢驗,當選或罷免都只是暫時的結論,之後的日子才是重點,對於為政者而言,能否稱得上「人物」,其高度與氣度的展現也就在此時了。經歷本次的罷免,臺灣的民主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接下來政局如何發展,想必更具觀察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