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7金銀紙精選圖-志東攝

201217金銀紙精選圖-志東攝

【有片】燒給好兄弟的金銀紙產業 苗栗最旺!【不一樣的台灣.陳志東專欄】

by 陳 睦琳
原來,金銀紙是這樣做出來的。(陳志東拍攝.劉若媺剪接)
陳志東

陳志東
給我一隻貓,我就能玩一下午;給我一尾中卷一點鹽巴,我就能烤出讓人願意多喝兩杯的美味:給我一支筆、一台相機,我就能看見平凡事物中隱藏著的深深人情。

文.圖|陳志東
首圖設計|姜峻傑


台灣最大的「地下印鈔廠」就在苗栗竹南,民國66年全盛期,全竹南約有1/4人口都靠製作金銀紙維生。為何這裡會興起這行業得從當年移民與日治時代政策說起。

竹南舊名「中港」,清朝期間是兩岸往來重要移民港與商港,當時移民來到台灣也把金銀紙習俗帶入。許多植物都能製紙,其中竹子因為生長快、纖維粗,是非常適合的金銀紙材料,苗栗盛產桂竹,加上當時竹南人口聚集,因此金銀紙產業開始在竹南紮根。日治時代皇民化政策嚴禁百姓燒紙錢,全台各地都禁,但竹南地區有家業者與日本關係良好,私下仍偷偷製造與販售,因此慢慢在竹南地區形成一小區的地下工廠與供應鏈,成為當時台灣金銀紙產業的「地下生產特區」,於是所有人都知道要偷買金銀紙就到竹南買。

「陳協和金紙行」老闆陳坤輝說,後來日本政府愈查愈緊,只要被查到製作金銀紙就要坐牢,他父親就曾因此坐牢29天,但民間確實就是有燒金銀紙的強烈需求,結果是政府查得愈緊,金銀紙價格就愈物以稀為貴,業者獲利就愈高,也導致竹南金銀紙業者愈嚴查反而愈多家。這道理其實跟國際間的毒品市場很像,當查緝愈緊時,販毒風險愈高,毒品愈貴,相對獲利也就愈豐厚,毒梟就會愈大尾,殺頭生意從不缺人作就是這道理。

靠著不怕坐牢,竹南金銀紙產業在日治時代打下基礎,特別是後期1943年美軍空襲新竹機場,讓鄰近地區鄉親心生恐懼,很多人暗中買金銀紙拜拜求平安,又進一步造就產業興盛。

竹南金銀紙產業真正的第一波榮景出現在光復初期,由於日本人戰敗走了,傳統華人信仰恢復,各地宗教活動興起,金銀紙需求大增且製造不再違法,因此慢慢在竹南慈裕宮周邊形成金銀紙產業區。第二波榮景出現在1960年代,當時金銀紙除了內銷,也開始外銷東南亞與歐美等華人地區,並於1977年(民國66)達到產業高峰,當時整個竹南共有385家登記有案的金銀紙工廠,全鎮約有1/4人口以金銀紙為主業或副業,以當年竹南總人口數49684人計算,合計約有上萬人靠此營生。那時走進竹南,滿地都是陽光下曝曬的金銀紙鈔票金光閃閃,「鈔票大道」氣勢比星光大道更威風。

第三波產業榮景出現在1980年代「大家樂」簽賭風潮時。當時賭迷瘋狂到三義購買神像,造就一波木雕產值高潮,等開獎中了彩後就輪到竹南金銀紙了,由於需要燒紙錢給鬼神還願,且常常一燒就是價值數萬元的紙錢,各地金銀紙供不應求。陳協和金紙行陳坤輝說,當時日夜加班都來不及供應,還曾有人提著30萬現金直接來敲工廠大門搶買金銀紙。不過,8個月後政府就大力導正大家樂賭風,加上後來台灣工資成本高漲、桂竹紙張來源減少、大陸廉價金銀紙搶攻市場,種種不利因素紛紛出爐,近年更因環保意識抬頭、不少寺廟都取消金爐並倡導不要再燒金銀紙,更讓金銀紙產業走進黃昏。

2020年的今天,整個竹南金銀紙工廠大約只剩5家,其中「陳協和金紙行」仍維持傳統作法,除了供應市場,也是讓當地中老年婦女有打工賺錢機會。陳協和金紙行不排斥遊客參觀,但請先預約並不要干擾作業。目前也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會組成攝影團後跟老闆預約,請老闆於一旁的陳家古厝庭院示範曬金銀紙作業,由於金銀紙搬運與攤開曝曬非常耗時費力,因此這類擺拍通常需要跟老闆預約並給付費用。

底下是一些金銀紙製作的畫面、流程與影片,一個很有趣、也很勞力密集很辛苦的傳統產業。

↑ 金銀紙是非常勞力密集的產業,每一張錫箔都要靠人工一張張黏上去,之後要曝曬,等乾了之後再上金藥、再曝曬、蓋印、斬紙…,前後合計20多個步驟,約2個禮拜才能完成。(陳志東攝)

↑ 金銀紙產業提供了在地高齡婦女就業機會。這位婆婆80多歲,作了一輩子的金銀紙了。現在每黏一大疊約1千張,耗費2、3個小時才能賺200多元,一整天賺5、6百元,很辛苦很勞力,卻是農村高齡婦女補貼生活的收入。(陳志東攝)

↑ 對我們而言金銀紙長得都差不多,但對作了一輩子金銀紙的「陳協和金紙行」老闖陳坤輝而言,品質好壞真的差很多,錫箔有多大片、沾粘得好不好、手工蓋印或是印刷、紙張好不好燃燒、印刷或蓋印精不精美….都是學問,這才知道他說:「我想做品質好的金銀紙,不能隨便作」這話不是隨便說說。(陳志東攝)

↑ 要把錫箔沾粘到金銀紙上,用毛刷太軟不夠力,用硬物又容易弄破錫箔,最佳工具就是這個用破布子樹皮做成的樹皮刷。柔軟有彈性又有力度。(陳志東攝)

↑「陳協和金紙行」旁的陳家古厝,可以跟老闆預約來此擺拍曬金銀紙畫面。平時前往也有機會看見道路兩旁曬滿金銀紙的畫面。(陳志東攝)

↑燒紙錢給神明與好兄弟這習俗由來已久,網路上起源傳說很多,我最喜歡是這個看起來很唬的版本,稍微加了點形容詞改編如下:相傳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因為當時人們不了解紙張妙用,害蔡倫投入所有資金設廠後竟然商品滯銷。於是他跟從事精品行銷的老婆討論之後,決定假死並廣發訃聞,等眾多親朋好友跟鄉民聚集拈香時,蔡太太就一邊燒金銀紙錢一邊哭腔說這是在陰間流通的紙幣,親親蔡倫老公你要好好收著沿途好好打點牛頭馬面與閻王。黑衣未亡人哭得肝腸寸斷,眾人紛紛表示不捨,結果7天之後蔡倫奇蹟復活,逢人就說是因為蔡太太有情有義燒紙錢給他,閻王收錢後笑瞇瞇並決定放他回來。從此蔡倫紙廠出品的金銀紙大發利市,人死後要燒紙錢也蔚為風潮並流傳至今。(陳志東攝)

↑ 現代版的紙錢,雖然使用印刷手法可讓畫面更精緻,但已經沒有傳統金銀紙錢那樣的溫度(雖然用溫度來形容很奇怪)。(陳志東攝)


毅傳媒延伸推薦
我很老,可是我很潮!三義木雕不再只是關公、彌勒跟達摩【不一樣的台灣.陳志東專欄】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