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聲請行使罷免投票 北高行裁定駁回柯律師提抗告

by 敖博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CTWANT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禁見,委請律師提行政訴訟並聲請假處分,要求台北市選舉委員會、台北看守所應准予柯以適當方式完成立委羅智強罷免案的投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25)日裁定駁回,柯文哲委任律師蕭奕弘下午已至法院完成遞狀,正式抗告。

柯文哲提出理由,他因另案羈押於台北看守所,因人身自由受限,而無法實際至指定投票處所投立委羅智強罷免案,導致他無法實現投票權,因此向法院提行政訴訟,為避免勝訴後因投票時間結束而無法實現,有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的必要,請求北市選委會、台北看守所以適當方法讓他完成投票。

柯文哲律師表示,願意遵循法院裁定的方式,以最便於北市選委會、台北看守所執行行政任務的方式為之,為降低選務負擔,並兼顧保障受羈押之人的投票權。參考世界各國選務安排大致有,透過戒護方式至指定投票所完成投票、在監所設投票所、通訊投票3種適當方式,其中通訊投票作為替代方案,北市選委會可將選票經看守所轉交給柯,由柯完成投票封緘後,再由看守所交付給北市選委會的選務人員投入票匭,藉此確立人身自由遭剝奪的國民也有參與投票的權利。

北高行則認為,依選罷法規定的選舉制度,是在公眾得見聞的公開場域設置投票所,透過不特定多數人公眾監督選務,兼有保障選舉權人投票與不投票自由的效應,並使前往投票所的選舉人可在無顧忌的自由環境下,以無記名方式投票。

北高行表示,選罷法也明定,選舉人原則應於戶籍所在地投票,受羈押的選舉權人應如何、以何種程序保障以自由意志行使選舉權,屬於立法通盤考量的裁量範疇,法院無從讓柯文哲用不在籍方式完成投票。

北高行舉出,選罷法規定罷免投票的方法,必須由投票人親自至指定投票所,於罷免票圈選後投入票匭中,即為親自投票,若法院准許柯文哲用通訊投票,就違反選罷法規定。至於戒護投票,依羈押法全文沒有相關規範可供看守所遵循,戒護過嚴侵害受羈押人的人格權,過寬則升高脫逃可能性,損及公益,法院無法形成柯文哲在本訴勝訴可能性較高的心證。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