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行政院YT
行政院會今(20)日通過「財劃法」修正草案,院長卓榮泰強調,院版是可以取得最大共識的版本,呼籲立院不要一意孤行,否則國家有如被逼上財政失速列車,難以掌控,而財政土石流必釀巨大災害。卓榮泰說,協商未到根本絕望不放棄協商,逼政院違憲違法,不僅政院做不到,國人也不會容許,這是底線。
卓榮泰舉出,過去25年來,無論是哪一個政黨執政,行政院在任何一個執政黨組織底下,曾經有5次修正「財劃法」,其中2次有送到立法院初審,但因「財劃法」是國家財政根本大法、堪稱財政憲法,歷年來意見分歧,無法取得共識,所以5次的嘗試性修法,最後都無極而終,無法完成修法程序。
卓榮泰表示,修法有其困難,但中央對地方的補助,逐年持續增加。從蔡英文總統到賴清德總統,在過去的幾年當中,透過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挹助地方財源逐年升高,今年已達到1兆113億元,是史上最高,地方的財政也由虧轉盈、由負轉正,因此地方是沒有急迫的財政缺口。
卓榮泰強調只有院版「財劃法」是針對問題對症下藥,但立院在沒有共識下逕付二讀,沒有經過充分討論,這其中會出現諸多問題。首先是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舉債將達到5600億元,違反「公債法」規定,如果照這版本來編定中央政府總預算,那就是一部違反法律的總預算,行政院編不來也編不得,我們無法做到。
卓榮泰說,其次中央負擔了很多福國利民的政策,如要中央自己來調整刪減,到底哪一樣是可以刪減?若是不違背舉債上限15%的「公債法」規定,就要砍掉自己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要砍國防、科技發展、外交,或社福與長照3.0預算嗎?國安受更大威脅、科技發展停滯、治水不力,難道是行政院負責?還是立法院負責?
卓榮泰表示,中央會因此失去了很多災變應變的能力,今年發生這麼多災害,完全交給地方來執行,國人會看得到效率嗎?中央財源大幅被掏空,縣市之間富者越富,貧者沒有變強,要求把過往已經執行完成的計畫型補助,再平均計算再回復過來,而一般型補助也不能少,即使是很多縣市軌道工程已經完成了,還要把它計算在計畫型補助裡面,這樣的制度設計是絕對的不合理的。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