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宣布公地放領重啟 內政部已成立審議會配合財政部全力推動

by 敖博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總統府           

公地放領政策停辦17年,總統賴清德今(21)日到彰化縣溪州鄉聽取公地放領政策規劃,指示內政部、財政部在依法行政、信賴保護與國土保育原則下,展開重啟公地放領工作。

內政部表示,已成立「公地放領審議會」,經初步盤點,全國65年以前承租至今的國有平地耕地及養殖用地約近2000公頃、4445位農民,後續將配合財政部清查土地租約作業。

內政部發新聞稿表示,為落實憲法扶植自耕農政策,政府自37年起辦理早期、專案及補辦三階段公地放領,但921地震及後續多次風災重創台灣後,政府基於國土保安與復育考量,從97年起全面停辦公地放領。

內政部說停辦放領17年以來,政府陸續接到農民重啟公地放領的聲音,今天透過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宣布,要將土地還給真正耕作的人,表達對於農民長年守護農地及辛苦付出的尊重與感謝。

內政部強調目前預計放領的土地包括國有平地耕地及養殖用地2類,放領土地必須是65年9月24日以前已與政府訂約承租至今,並需符合「國有耕地放領實施辦法」、「國有邊際養殖用地放領實施辦法」相關規定。

內政部表示,經初步盤點,全國65年以前承租至今的國有平地耕地及養殖用地約近2000公頃、4445位農民,這些土地未來將納入清查放領土地的範圍。目前已成立「公地放領審議會」,同時協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在年底前成立「公地放領工作小組」,後續將配合財政部清查土地租約作業,全力推動放領工作。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