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吳世揚
圖片來源:新聞中心
細胞外囊泡 (EV) 是泛指由細胞”跑出來”的脂質雙層囊泡。根據其生物起源及特徵,EV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1)外泌體exosome:是通過最複雜的過程產生的,內含生物活性因子總類最多,包括蛋白質、酶類、去氧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非編碼核糖核酸及脂質等,還有細胞因子及生長因子受體等。外泌體的直徑範圍從 30 到 200 nm;(2) 微泡microvesicle:由質膜的簡單向外出芽產生,帶著大量母細胞的標誌及專屬活性因子,與外泌體最大不同是微泡能攜帶轉移完整的胞器,或病毒等致病因子。微泡的大小為 100 或 200 至 1000 nm;(3) 凋亡小體apoptosis body:是凋亡細胞死亡過程的產物,內含各種胞器及核酸的碎片。凋亡小體是最大的 EV 類型,直徑為 500 至 2000 nm。現在研究及開發基於EV的療法,都專注在外泌體和微泡上。因為凋亡小體是細胞死亡的副產品,它不但沒有好的生理功效,還會因為顆粒過大影響微血流,還有內含促細胞自殺因子,會影響正常細胞的生理運作,是必須被移除的。
前述中提到,外泌體和微泡的大小範圍重疊,很難根據它們的大小來區分,必須另外找出有效的區分方式。現在公認的辨識方式,就是以下述三種跨膜蛋白:CD9、CD63和CD81,作為外泌體的特異性標誌物。此外,外泌體含有多種特定蛋白質,具體功能取決於它們的來源細胞。有趣的是,據報導,源自間充質乾細胞 (MSC) 或 HEK 293T 細胞的外泌體,不含I類和II類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蛋白或CD80和 CD86等免疫刺激分子。因為表面不存在這些蛋白質,表明異體使用不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
來自MSCs的外泌體,從已有的文獻中得知,對許多疾病具有治療作用,包括心肌梗塞、化學性誘導的肝損傷、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急性和慢性腎損傷和特應性皮炎。全球科學家正在積極將源自間質幹細胞的外泌體,開發為一種無細胞療法,因為它們概括了間質幹細胞的功能,例如修復、再生、抗發炎和免疫調節,而沒有間質幹細胞本身的限制和風險。
與細胞治療相比,由於顆粒微小的外泌體,能夠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安全的全身或局部給藥,到達並聚集在需治療的組織或其周圍,而沒有栓塞的風險。由於外泌體不能自我複制,因此誘發腫瘤發生的風險也很低。一些研究還報導了來自MSCs 和HEK 293T的外泌體,在體內或體外不會引起毒性。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重複注射外泌體不會引起毒性反應。
如一體的兩面,因為外泌體不是”活的”,無法如活細胞一樣,能對環境的差異做出回應。例如,間質乾細胞 (MSC)能夠因應機體發炎狀況,做出合適的調整,而且作用的時間也較長,同時MSC的歸巢效應及對微環境調控能力也比較明顯,這是外泌體作不到的。
於再生醫療領域中,還是有人使用細胞外囊泡(EV)來命名這些有功能的小泡泡,在科學上並不太合適。綜合以上訊息,真正起作用的是外泌體(exosome),就應該直接以其為名,清楚定義外泌體(exosome),或許是比較恰當。(本文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部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