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益食品準接班人郭建偉:接班原本不是我的人生計畫

by 人物中心

撰文:黃漢華

攝影:陳思明、鄭存廷

郭元益食品第五代子孫郭建偉肩負百年品牌傳承責任。

國內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沒有接班計畫,被視為經營危機。原因之一是下一代想開創自己的舞台,不願接手家族事業。
台灣本島最長壽的糕餅業者--郭元益食品,就沒有這項危機,五年前決定未來要由第五代子孫郭建偉掌舵。這位原本沒有接班打算的準接班人,為什麼會改變想法?他會把百年品牌帶往什麼方向?

小檔案

1979年生

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碩士

郭元益食品副總經理

郭建偉散發文青氣息,將傳統糕餅變身為文創商品。

今年8月舉辦的「2020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有一場研討會,台上一位瘦瘦高高的男子談論著郭元益食品如何翻新老台灣味。他侃侃而談,從台灣文化變遷講到郭元益改變糕餅口味、禮盒包裝,在他的描述下,糕餅變成了文創商品。

他是擔任郭元益副總經理的第五代接班人郭建偉,白淨的皮膚加上白色襯衫,渾身散發文青氣息,「我不是文青,我是商人,」他在台上邊笑邊說,聽眾也跟著點頭微笑。

儘管他談吐自在輕鬆,內心卻相當緊張,甚至嘀咕抱怨著:「為什麼我要接下這個演講?」。原來他求好心切,為了這場演講,花了一天時間準備,深怕不能完整傳達品牌創新理念。

郭元益食品在台北市士林區成立,是台灣本島歷史最久的糕餅業者。

154年老店 屹立台北士林

郭元益發跡的地方是在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多年來,這裡是當地的大街,聚集許多商家,喜餅店櫛比鱗次,素有「喜餅一條街」的稱號。

然而,近年隨著結婚人數下降,不少喜餅業者陸續歇業,現在只剩下少數幾家,擁有154年歷史的郭元益便是其中之一,灰色花岡石大樓矗立路旁,訴說著郭家百年故事。

冰沙餡餅是郭元益食品的招牌商品,由郭建偉的爺爺研發,口味獨特,歷經數十年不墜。

「我們家在1708年從福建漳州來台,落腳士林」、「品牌價值要和消費者溝通」,郭建偉打開話匣子,總是三句不離郭元益的歷史及創新手法,他忠實扮演準接班人的角色,恨不得大家能重新認識這個百年品牌。

大學念建築、擁有商學碩士學歷的郭建偉在2009年從日本學成回國,進入家族事業,參與工廠製餅、生產包裝、規劃工廠擴建,邊做邊學,2016年,晉升為副總經理,被擔任總經理的爸爸郭榮壽選定,成為準接班人。

郭建偉大學時代攻讀建築,當時還在尋找人生方向。

從小到大 沒想過接班

「其實,從小到大,我並不想在家族事業工作,也沒想過要接班,」郭建偉吐露心聲。早在進入郭元益之前,他曾經在市調公司,擔任三年的高級研究員,扮演謀略策士,幫客戶解決行銷難題。

他原本認為郭元益超過百年,傳統又略帶守舊,不夠時尚,打算到外界開創自己的天空。直到2007年,前往日本留學前夕,被爸爸找來實習半年,這才發現,爸爸為了延續品牌,有許多創新手法,不但自己不夠了解,消費者也沒有看到。

不過,讓他認真考慮該不該進入家族事業的是一位員工。那一天,他目睹一位女員工提著月餅,準備搭公車向企業客戶提案,那一幕觸動了他,「當別人替我的家族付出努力,我做了什麼?」他捫心自問。

於是,他改變想法,決定日本學成之後回家,跟著爸爸工作,扮演品牌的溝通行銷橋樑,希望社會能夠看到老店也有新意。

雖然回家接班不在郭建偉的人生計畫,他的總經理爸爸其實深謀遠慮,對這個大兒子,從小就有安排。

一開始,爸爸不急著逼兒子接班,只是平時在餐桌上談論糕餅,安排兒子寒暑假到工廠做餅賺零用錢。他採取緩步培養模式,讓兒子耳濡目染,寧可等兒子自己想通了、體悟了,甘心樂意為家族效力。

郭建偉製作酥皮月餅,用趕麵棍將餅皮做成72層。

投入家族事業 調整自我

為了投入家族事業,郭建偉調整自己的習慣。不愛甜食的他,遍嚐各種甜點,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造訪百年老店,還試吃許多和果子、洋果子,研究其中的層次口感。

他生性不愛出鋒頭,也不希望受人注目,現在也得克服內心掙扎,硬著頭皮上台對眾人演講。剛進公司的時候,爸爸安排他上台說話,偏偏他是完美主義者,要求零缺點,事前背了一天台詞,才敢站上去。

「我以前在市調公司,向客戶做半小時簡報內容,要花兩天背熟,連串場笑話,都要先記牢,免得中途冷場!」他笑著說。

郭建偉從小就會做月餅,謙虛地說手藝不及師父。

在員工面前,他作風低調,不賣弄高高在上的職位和商學專業。例如,談到做餅功夫,自稱不如師父;講到品牌延續,必須仰賴同事,他只是向外界呈現大家努力的成果,不願居功,難怪從小看他長大的資深員工願意留任,繼續打拚賣命。

郭建偉凡事不愛張揚,或許是受爸爸影響。爸爸在1998年從三哥郭景元手上接下家族事業,他從來不接受媒體採訪,甚至連照片也不外流,逛完整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始終見不到他的照片。

祖孫情深 承襲爺爺敏銳味蕾

在郭建偉的印象,從小爸媽忙於生意,由爺爺郭欽定、奶奶郭施阿巧代為照顧。上小學時,聯絡簿是奶奶簽名,晚上睡覺也粘著奶奶,祖孫感情深厚。他記得爺爺喜歡新事物,當beta攝錄機問市,就買了一台,拍攝家人的生活。

郭建偉半歲大的時候,與爺爺奶奶合照,背後是當時郭元益食品的樣貎。郭建偉提供

郭建偉的抽屉有一卷錄影帶,上面寫有「偉偉」,這是爺爺幫他拍的錄影帶,記錄他半歲大,坐在推車裡,由奶奶在店門口推著的畫面。如今,爺奶都已過世,這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成為他的人生珍藏。

他說,爺爺手藝極好,不但研發口感冰涼、白胖圓膨的「冰沙餡餅」,成為多年不墜的排隊招牌商品,蔣夫人還當成伴手禮,送給外賓。

他從小看到爺爺對研發食品充滿熱情,在週末做肉包、碗粿、趕麵條,比較口味差異。這分研究精神傳到子孫,爸爸會做牛肉麵,郭建偉會做義大利麵、咖哩飯、燉飯,他尤其能靠想像力,呈現五彩繽紛的盤飾,成為個人特色。

在他看來,爺爺能做出好吃的糕餅,源自敏銳的味蕾。每當爺爺做完菜,如果他回答「好吃」,爺爺就斥責:「你這樣不行,你家做糕餅,要能辨識味道高下!」。

桌上的菜餚色香味俱全,出自郭建偉之手。郭建偉提供

為了訓練味蕾,品嚐食物成為郭建偉的工作,沿襲前兩代對食物的情感,他懂吃,也挑嘴。即使口味敏銳,仍不斷摸索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也參考家族長輩的建議,研發新產品。

曾任四屆台北市議員、監察委員的大伯郭石吉,是知名的政治人物,儘管年過八旬,還是關心郭元益的品牌發展,常到門市,觀察銷售情況,只要聽到友人建議,就打電話過來,一聲「偉偉啊,」郭建偉便記錄下來。

郭建偉和員工討論糕餅口味,迎合消費者需求。

疫情帶來挑戰 降低業績衝擊

進入家族事業,倏忽超過10年,郭建偉覺得疫情是迄今面臨的最大考驗。他說,沒有婚宴,喜餅不好賣,國外觀光客不來,伴手禮沒人買,偏偏喜餅、伴手禮是郭元益主要商品。

為了減少業績損失,又要讓500多名員工保有工作,並且維持24家門市順利營運,他和爸爸都費盡心思。所幸他適時調整員工休假,增加外送服務和網路銷售,讓郭元益度過這波衝擊。

問他如何紓解工作壓力?「跑馬拉松,」他表示。2013年,在高中同學的邀約下,他到太魯閣展開人生第一場路跑,此後,每年都會跑兩次,也參加過東京、巴塞隆納、芝加哥等國際馬拉松。

郭建偉(著藍色短褲者)到國外參加馬拉松活動,和國際跑者共襄盛舉。郭建偉提供

他認為,馬拉松是和自己對話的時刻,他不求速度,只要求能跑完全程,每當到達終點站,就是向自己證明,又一次完成不可能的挑戰。

馬拉松就像繼承人的接班路,需要毅力與耐力,郭建偉的目標清楚明確,他要完成自己的接班賽程,善盡第五代責任,讓郭元益邁向下一個百年。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