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宜蘭不是只有吃吃喝喝而已,有「開陽第一城」之稱的頭城老街因為復古彩繪牆、彩虹玻璃藝術巷、文學巷成為打卡聖地,充滿故事性的景點秒殺記憶卡,還可順遊礁溪溫泉,享受溫泉洗禮之外更透過創作感受藝術律動。
採訪.妮可魯 | 首圖攝影.妮可魯
清朝嘉慶年間,古稱「頭圍」的頭城是漢人移墾蘭陽的第一站,也是蘭陽平原的發祥地,背山面海的小鎮因為烏石港海運的興盛,而成為經濟發達的貿易通商口岸,享有「開陽第一城」美譽,後來因為日治時期大正13年的大洪水造成港口淤塞,以及美國大型角板船觸礁沉沒在烏石港使得船隻無法進出,頭城的海運要衝地位被陸運取代,才漸漸沒落,褪去繁華。
隨著歲月變遷,老街上大部分的建築都被鋼筋混凝土所取代,幸而在和平街這一段長約600公尺的頭城老街上還保存了清末民初的街屋格局,南、北各有一座福德祠鎮守,街頭巷尾土地廟的形式在民間傳說中有鎮氣守財的功效,是全台現存閩南建築中少見的街道空間,見證當年風華盛況。
遊走在頭城老街,可看到許多日治時期的商號建築,圓拱形紅磚騎樓、女兒牆上的彩磁、洗石子圓柱與泥塑牌樓上的花草裝飾,雖然已斑駁滄桑,但仍能看出開陽第一城最盛期的繁華。
雖然失去經商口岸的地位,但文風鼎盛的頭城卻孕育出許多文學與藝術家,培育出楊乾鐘、李榮春、盧纘祥、康灩泉等名家,以及無數的縣長、校長、醫生、企業家,成為蘭陽平原人文薈萃之地,頭城鎮公所將這些文化歷史與老街街巷相結合,設計了許多充滿藝術氣息的打卡景點,讓人們得以在穿街走巷的過程中領略頭城老街的古往今來。
藝術巷 穿行在虹彩光影之間
原本不起眼的窄巷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巷,陽光透過彩虹色的玻璃與馬賽克光罩,光影在街巷裡揮灑出繽紛色彩,就好像回到童年時代恣意揮灑的美術教室。
藝術巷的牆上裝飾著出生於頭城的藝術家楊乾鐘老師的油畫,楊乾鐘老師以師大美術系第一名畢業,作品參加海內外畫展皆有高評價,返鄉回到宜蘭擔任教職,培育出不少知名畫家。藝術巷便以這位蘭陽美術的先驅者為主題,並在畫作下方牆面延伸出桌椅,讓遊客可以坐在上面互動,拍照打卡之外也能近距離欣賞繪畫作品。
文學巷 演繹蘭陽文學的走廊
鏤刻在銅版上的文字因為陽光的照射斜映在牆上,貓咪在書架陰影處小盹,走進文學巷就像走進一個露天圖書館,差別只在書本是泥塑的拿不下來 。 書頁上的詩詞飛舞在書架之間,雲層遮住陽光時就消弭了蹤影。
頭城鎮公所在規劃頭城老街時最先打造的就是文學巷,擷取了出生於頭城的文學名家李榮春、盧纘祥、康灩泉的創作,鏤刻在銅版上高掛在巷子天空,形成充滿在地特色的人文藝術巷弄。
十三行康家古宅 拓碑體驗
頭城老街的盡頭坐落著13棟連棟的商鋪街屋,而有「十三行」之稱,有「蘭陽第一筆」美稱的書法家康灩泉於日治時代舉家搬遷到十三行,後代仍居住於此的古宅掛著筆法逸秀的門聯、窗前綻放著紅艷的九重葛,每一個轉身都是美景。
十三行古宅前設置著康灩泉先生的書法銅雕,以及拓碑,透過頭城鎮公所可安排拓碑體驗,透過油墨轉印的古法技巧,將蘭陽書法名家的墨寶帶回家。
復古彩繪牆 重溫五、六年級生的童年
巨大的剉冰、賣包子的小販、琳瑯滿目的柑仔店,甚至還有像是要搭乘舢舨船乘風破浪的水牛彩繪藝術巷,80年代的鄉間記憶變成復古彩繪,老照片裡的頭城老街風景幻化在巷弄間,透過錯視藝術讓遊客一秒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玩得不亦樂乎。
彩繪牆前的小公園水泥地上繪製了跳跳格,讓人重溫兒時猜拳跳房子的樂趣,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在此找到歡樂的老街時光。
跟隨駐村藝術家 體驗藝術律動
疫情期間的不安氣氛讓人感到情緒緊張,位在礁溪溫泉的晶泉丰旅除了安排旅客參加附有專人導覽的頭城老街半日遊,漫步在懷舊氣氛的彩繪街道、品嚐在地小吃,更推出結合藝術創作的溫泉假期,可手製乾燥花串燈,將繽紛花朵嵌在燈泡中,或是用燈飾在畫布上妝點出自己的星座。
館內的藝廊空間邀請到原子筆創作藝術家范思琪駐村,藉由線條創作、溫泉浸浴的過程引導旅人感受發自內心的律動,屏除外在環境與日常生活的紛擾,將意念具體化,在紙上留下身體的力量軌跡與心靈反射的色彩,讓身心靈在創作過程中得到壓力釋放。
★頭城老街
交通:頭城火車站徒步3分鐘
★晶泉丰旅
地址:宜蘭縣礁溪鄉溫泉路67號
電話:(03)9100009
⇩⇩⇩追蹤粉專新聞看更多⇩⇩⇩
⇩⇩⇩加入Line@好友重要新聞不漏看⇩⇩⇩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