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網路翻攝
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8月7號開賽,恰巧是8月23日罷免案投票前,正是大陸主辦世界運動大會,由於抗中是這是大罷免的主要訴求,雖然在第一波驗證論述失敗25:0,但這次在陸方舉辦的國際賽事,是否會再起衝突,助長綠營與第二波罷免方的聲勢,為8月23日投票催票,讓各界好奇。畢竟現在看來反罷方幾乎全壘打,只要不再發生台灣人群起激憤的事件就能順利渡過。
中華民國參加國際賽事,與對岸常發生糾紛。中華隊是台灣驕傲,所以只要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國際賽事,熱情群眾總想舉起國旗,為自己的隊伍歡呼,這樣的舉動,違反國際奧會規定,這無關國家立場強硬或軟弱,是迫於現實,為了讓選手能夠公平參賽,展現我們的運動實力,所採取的妥協做法,能夠參賽,甚至拿下名次,世人自然知道中華台北隊就是來自台灣的中華民國隊。
但對岸站在一個中國立場,總是藉機在國際賽事上糾正台灣運動員的愛國舉措,也被台灣好事者操作,藉著衝撞國際賽事,滿足國內政治需要,其實並不真心想著中華民國的主權彰顯。
國際賽事被對岸搞成台灣的政治活動,這是大部分台灣人民的主觀印象,第一波大罷免期間,曾發生在德國主辦世大運的頒獎典禮,陸方人員與我方發生爭執,爭奪台灣官員賀詞的衝突場面。陸方人士強硬要檢查台灣隊私下的賀電,有無按照奧會模式使用中華台北名稱,這紛爭實無必要。
雖然起因是世大運過程中,大會曾誤用中華民國國旗,違反國際奧會規定,陸方抗議在先,兩岸又缺乏共識與互信,但若是頒獎典禮上的衝突還能緩頰,可台灣方私下賀電也被陸方人士強硬搶奪,被台灣媒體大肆報導,的確差點讓第一波大罷免再被操作一波「反共」高潮,還好最後結果大罷免大失敗。
運動賽事的糾紛,屢成民進黨選舉宣傳抗中保台的主題,也在數次中央與地方選舉奏效。第二波大罷免8月23日投票前夕,類似衝突是否會上演,為大罷免催票,需要對岸與台灣方冷靜觀察。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