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巨鯨之路」訴說海洋故事 長20公尺原寸「藍鯨」骨骼現身屏東海生館

by 林 涵青

海洋中的迷人巨獸「藍鯨」,震撼現身屏東海生館,長達20公尺的骨骼標本,以下潛的姿勢懸吊展示在「世界水域館」大廳上方,對比人的渺小,讓人不禁對奧妙萬物心生敬畏。3年前於台灣東海岸擱淺的這頭年少藍鯨,儘管生命已然殞落、肉體也已消逝,但牠與海洋的故事透過這難能可貴的骨骼標本留存,繼續向世人傾訴。

整理撰文:林涵青
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020年農曆大年初一,台東長濱海灘發現了一頭已死亡多時的藍鯨,這是台灣首次紀錄到藍鯨的身影。在國內外學者及各界團隊努力下,歷經三年多的修復,這座眾所矚目的藍鯨骨骼標本終於完成,「巨鯨之路」2023年12月15日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世界水域館大廳公開展出,成為台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

《巨鯨之路》所展示的藍鯨骨骼標本為台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擱淺藍鯨。

除了撼動人心的20公尺長的藍鯨骨骼吊掛展示外,長達4.5公尺的藍鯨頭骨原件更將於地面以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呈現藍鯨頭骨細部構造,讓民眾可以近距離一窺藍鯨頭骨的巨大與內部結構;事實上,這頭藍鯨起初被誤認為長鬚鯨,學者專家透過頭部解剖和DNA比對後,才確認為約2歲的未成年藍鯨。

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呈現藍鯨頭骨細部構造。
修復組裝完成的藍鯨頭骨相當巨大。

令人痛心的是,這頭藍鯨被發現時不僅身形消瘦,頭部更被粗大的尼龍繩索緊緊纏繞,讓人觸目驚心,推測牠因為被漁具纏繞無法進食而死亡,頭骨上也留下被繩索勒出的痕跡。透過頭骨標本的展示,除了提供後續學者研究作業,也期望帶給民眾更多的海洋教育及省思,延續這頭年幼藍鯨的生命價值。

經過研究發現這頭藍鯨為未成年個體,尚未完全硬骨化的骨骼使得修復作業極具挑戰。海生館採用全台首見三軸式龍骨裝架法進行裝架,以最不傷害骨骼的方式進行修復及裝架,並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意見,力求骨骼組裝及展示姿態之科學正確性,經不斷討論、求證、比對、試組裝等過程,終於完成20公尺長、63節椎體、1公噸重的藍鯨骨骼標本,模擬捕捉藍鯨下潛剎那的優雅動作,仿佛描繪著一場重返海洋的儀式,展現出藍鯨動態美感與生命力。

藍鯨骨骼標本展示姿態模擬藍鯨下潛動作。

而考量展示安全性,骨骼標本中沉重的頭骨採用翻模複製,原件則落地分開裝架以爆炸式展示方式。

藍鯨頭骨非常沉重,修復師為了力求正確,組裝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調整,相當辛苦。

美麗而神祕的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成體體型超過20公尺、體重超過100公噸,光是心臟就有一輛小汽車大。藍鯨早已被列為瀕危物種,目前總數估計約僅有 5000~15000隻,全世界公開展示之完整藍鯨標本僅約25件,顯見其稀少,尤其「巨鯨之路」所展示的藍鯨骨骼標本為台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擱淺藍鯨,更加珍貴。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後灣路2號
電話:(08)882-5678
官網:www.nmmba.gov.tw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