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蕭介雲
圖片來源:擷自國防部報告資料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與財政委員會明日將首度審查「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國防部對於編列特別預算的原因,在報告中輕描淡寫地解釋,如以年度公務預算編列,「將限縮其他公務支出。」
對於這樣的說法,綜合多位在野黨立委看法普遍質疑,對美採購岸置魚叉飛彈等鉅額預算,才應該編列在特別預算,而非先編入公務預算,又把原編列公務預算的項目「擠出來」,再編進特別預算,做法本末倒置。
國防部強調,2400億元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可以避免年度預算每年配賦額度不確定性,有助於國防緊急設施如期完成。全案會在2023年進入款項支付的高峰期。

這次特別預算特別採取「限制性招標」方式,規避常見招標方式「綁定」國內產業,相當奇特。軍方稱,在兼顧國防安全與經濟發展下,此次特別預算有效結合政府資源與民間力量,預估可擴大國內釋商約1830億餘元,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約11萬餘人。

在釋商額度部分,前5名依序為飛彈相關的機械業吃下659億元為最大宗,汽車工業有335億元、工程的營造業312億元、資訊通信業213億元、電子業122億元。
看更多
幕後》美軍售海嘯逼出特別預算 傳雲峰、雄二E增產報國
【獨家】蘇貞昌擬推遲飛彈特別預算 蔡英文打臉要提前上菜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