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Kate的山居歲月。(圖.林玉偉 攝影)

設計師Kate的山居歲月。(圖.林玉偉 攝影)

山谷裡的精靈 獨立設計師Kate的隱世山居【設計師敲敲門6】

by 侯 志忠

採訪.Jimmy|首圖.林玉偉 攝影

 獨立設計師Kate移居至山林裡,享受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新節奏。(圖.林玉偉 攝影)
獨立設計師Kate移居至山林裡,享受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新節奏。(圖.林玉偉 攝影)

西洋長篇史詩奇幻小說「魔戒」中,住在森林裡的精靈們,鎮日隨著日出日落忙碌著,依循著四季的變化與環境共生,運用他們迷人的魔法保衛著中土大陸的萬物。經歷過義大利求學、上海、香港等地工作之後,獨立設計師Kate回到豢養她的台灣,選擇移居至山野鄉鄰間的宅邸,將一座僅有雛型完全毛胚屋的空間,運用設計巧思打造成結合生活與創作的場域,透過她慧婕的靈魂眼神與手作的實踐,賦予生活、賦予空間截然不同的煥然新生。

從零開始的生活再出發

2020年冬天的台北,連續下了整整一個月的雨,整個盆地宛如一個大型的蓄水盆,每棟建築的每個毛細孔都吸飽了冬日的水氣。與獨立設計師Kate相約採訪的日子,卻意外難得地放晴出太陽,沿著汐止蜿蜒的山路前進,兩側的山巒和綠樹在難得露臉陽光的映照下,更顯得清晰澄澈明亮,也讓前晚還下雨擔心的心情稍微放鬆。

「其實,我也沒想過有那麼一天,我會住到山裡面來!像是老天爺對我開了一個玩笑,也像是老天爺冥冥之中給我的一個指引。那時候我剛結束國外的工作回到台灣,剛好也在尋覓可以同時容納我和男友共同工作與生活的空間,偶然有一天到汐止朋友的家中作客,很喜歡這邊可以看到山、天空很高的環境,那時候其實我們已經看過好多房子但是都無法符合需求,所以打開租屋的網站之後,突然看到這個完全從零開始的毛胚屋空間,當下我們就驅車前來參觀。一走進來之後,雖然完全是一個『空』的場域,但是,這正好符合我們喜歡自己動手規劃設計的喜好,而且因為是一個『空』的場域,所以我們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需求捏塑格局風格,因此當下我們就承租了這個空間。說是冒險嗎?真的非常冒險,因為我們兩個人過往都沒有住在山裡的經驗,然而,這真的像是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意外奇遇,讓我們從過往生活中充滿國際節奏、現代社會緊張忙碌的腳步中,強迫自己必須隨著山林的節奏放慢速度,同時也從大自然每天不同的豐富變化中,給我們兩個人都重新思考設計創作的新角度。」Kate語調輕緩不疾不徐,儼然已經適應山居歲月的口吻說著。

放眼滿山的綠意,讓人的眼界與思緒也隨之輕鬆釋然,這也是Kate移居山林之後每天起床睜開眼,最期待也最享受的畫面。(圖.林玉偉 攝影)
放眼滿山的綠意,讓人的眼界與思緒也隨之輕鬆釋然,這也是Kate移居山林之後每天起床睜開眼,最期待也最享受的畫面。(圖.林玉偉 攝影)
 開放式的空間中擺設收藏的書籍和家具家飾品,與自然天光綠意形成充滿律動感的空間氛圍。(圖.林玉偉 攝影)
開放式的空間中擺設收藏的書籍和家具家飾品,與自然天光綠意形成充滿律動感的空間氛圍。(圖.林玉偉 攝影)

生活與工坊並存的Loft場域

從承租空間開始,Kate馬上就必須開始著手規畫整個從零開始的空間,如何劃分出自己和男友所需的各自獨立工作場域,以及共同生活的情境氛圍,由於先前兩人都有各自既有的家具家飾品,而創作所需的機具、材料、設備…等,也需要獨立的工坊空間盡情創作,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分界更須小心規劃。兩人溝通畫好設計圖之後,請工匠重新修築了獨立衛浴、鋪設地板、重新拉管線…等基礎工程之後,即運用兩人共有的家具家飾和收藏,為空間添上獨特的點睛靈魂。

工作坊中有許多創作使用的機具,因此需要與生活空間獨立分隔。(圖.林玉偉 攝影)
工作坊中有許多創作使用的機具,因此需要與生活空間獨立分隔。(圖.林玉偉 攝影)
 與男友兩人的工作與生活相互串聯,是彼此生活的知心靈魂,也是創作上共同激勵、激發創作靈感的謬思。(圖.林玉偉 攝影)
與男友兩人的工作與生活相互串聯,是彼此生活的知心靈魂,也是創作上共同激勵、激發創作靈感的謬思。(圖.林玉偉 攝影)

明亮方正的客廳與一側開放式的中島式廚房一氣呵成,客廳中特別舖上的木地板與餐廳的水泥地板,自然形成不同機能空間的分界。素雅的白色和木質色調讓空間的本質顯得閑靜優雅,直接擺放於地上的電視機瞬間有種雕塑感,搭配一旁義大利家具大廠Cassina最經典的代表作,由建築大師科比意所設計的LC4躺椅,同時巧妙地融入了IKEA絕版的沙發,讓客廳空間像極了日本京都龍安寺的那座枯山水庭園,每個物件都像是一座矗立於迂迴砂石之間的岩石,寓意著生活的節奏音符。

  每一個精選家具家飾品,宛如京都龍安寺枯山水中的岩石,散發著哲學的寓言。(圖.林玉偉 攝影)
每一個精選家具家飾品,宛如京都龍安寺枯山水中的岩石,散發著哲學的寓言。(圖.林玉偉 攝影)

開放式的中島廚房中,特別訂製的流理台和中島,成為朋友來訪時最喜歡乘坐共享咖啡和美食的空間,天花板保留了所有的彎曲管線,在留白的空間中畫出一道道的筆觸,營造出空間的視覺延展性。同樣也是不成套的碗盤櫃、吧檯椅和混搭材質的中島吧檯,看似各自獨立發聲的家具家飾品,卻彼此共鳴協調譜出一首輕快的生活旋律。

大型的開放式廚房雨中島台,成為朋友造訪時最喜愛交誼互動的場域。(圖.林玉偉 攝影)
大型的開放式廚房與中島台,成為朋友造訪時最喜愛交誼互動的場域。(圖.林玉偉 攝影)
不成套的吧檯椅,雨後方正式餐廳串連的空間,讓不同的生活需求場域各自獲得安然的配置。(圖.林玉偉 攝影)
不成套的吧檯椅,與後方正式餐廳串連的空間,讓不同的生活需求場域各自獲得安然的配置。(圖.林玉偉 攝影)
由於這是一座毛胚屋,因此必須重新請工匠打造機能相符的衛浴空間。(圖.林玉偉 攝影)
由於這是一座毛胚屋,因此必須重新請工匠打造機能相符的衛浴空間。(圖.林玉偉 攝影)

與環境共生的沉浸式生活氛圍

來到Kate的個人工作室,一張臨窗的工作桌和Herman Miller人體工學椅是執行設計圖稿的場域,中央的大型桌餐桌和古典的扶手椅,是找尋靈感和手作縫紉、與客戶洽談商討設計的場域,而後方的大型留白空間中,擺放了傳統水墨書畫的大型版紙,讓Kate在此可以全然地投入創作中。

臨窗的座位區是Kate創作的空間,窗外即是滿山的綠意,舒放工作時眼球的疲勞。(圖.林玉偉 攝影)
臨窗的座位區是Kate創作的空間,窗外即是滿山的綠意,舒放工作時眼球的疲勞。(圖.林玉偉 攝影)

Kate說:「因為我和男友兩人的創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必須透過手作的實現,所以我們的生活空間中幾乎找不到固定式的物件,每個物件都可以隨時隨著創作的需求改變位置與機能,透過靈活的活動性符合真正生活的機能需求。同時,我們的創作都是依據客戶的需求量身訂製,也有很多國外的客戶,大多數都仰賴數位線上的溝通,因此從過往的都會生活轉到山裡面時,對於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在生活的適應上,過往可能會很機動性地臨時到那個地方買東西、見朋友,現在就必須把每個月的生活節奏做好計畫,甚麼時間是採買日、甚麼時間是在家裡創作、甚麼時間是和朋友的聚會,都必須做好事先規劃。這其實也讓我們可以完整地沉浸在這個山林的環境中,其實,每天早上起床我最期待的就是看見滿眼的綠意,甚至,我們對面有一戶農家養了一群鴨子,每天這群鴨子呱呱叫的時候,也是我們該去吃飯的時候,我其實非常享受這樣在山裡與日出日落節奏共生的氛圍。」

工作疲憊了,就換個位子來做手作,既是疏壓也是換另一種方式的舒壓。(圖.林玉偉 攝影)
工作疲憊了,就換個位子來做手作,既是疏壓也是換另一種方式的創作。(圖.林玉偉 攝影)
從產品設計到現在的家具、藝術創作,山居生活的大型開放式空間,可以讓Kate恣意揮灑創作。(圖.林玉偉 攝影)
從產品設計到現在的家具、藝術創作,山居生活的大型開放式空間,可以讓Kate恣意揮灑創作。(圖.林玉偉 攝影)

【設計師居家設計小撇步】

Point 1.植物帶來空間的靈魂
生活空間是一座由人所營造出來的環境場域,就算使用再多的原木、原石材料,終究只是空間中固定硬性的元素,因此Kate建議空間中一定要擺放真實的植物盆栽,讓充滿生命力的植物隨著空間環境滋長,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真實的生命力。

透過植栽的擺設,為人為的生活空間注入靈魂。(圖.林玉偉 攝影)
透過植栽的擺設,為人為的生活空間注入靈魂。(圖.林玉偉 攝影)

Point 2.無色彩的空間背景
生活空間的主角終究是人,終究是生活的節奏,整體的空間氛圍就像是舞台上的背景,因此色彩上以大面積的喜好色調呈現之後,其實不妨運用點睛效果的家具家飾品,活化整體空間的節奏感和活潑性,共同烘托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生活場域。

受邀運用織品材質所創作的屏風。(圖.林玉偉 攝影)
受邀運用織品材質所創作的屏風。(圖.林玉偉 攝影)

Point 3.山居歲月的溼氣
移居至山中之後,Kate坦言對於溼氣的問題也是非常頭痛,特別是冬天總是潮濕多雨的台北,因此選購機能強大的除濕機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由於空間的挑高和開放,因使空調的設備更需做最專業完整的規劃,才能符合生活的實際需求。

山居歲月也必須克服濕氣和交通往返的問題,然而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圖.林玉偉 攝影)
山居歲月也必須克服濕氣和交通往返的問題,然而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圖.林玉偉 攝影)

毅傳媒推薦:

為精彩生活上妝 紋繡師Akira的山居歲月【設計師敲敲門5】

從一盞燈開始的故事 普羅首席設計師葉信鋐的日雜生活【設計師敲敲門4】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