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圖/蔡暉宏攝)

從SARS看武漢肺炎 呼吸治療權威王家弘:問題在資源不足

by Matt Kan

文字.Matt Kan

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未有明顯降低趨勢,雖然對此病毒的認識逐漸加深,仍有許多未知數。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為台灣呼吸治療權威,當年有豐富的抗SARS經驗。我們特地向王教授請益,與當年SARS疫情為對比,讓大家了解武漢肺炎的可怕之處、確診困境、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不需恐慌,但也要做好準備。

可怕之處

王教授回顧17年前SARS狀況,患者從得病到急性呼吸窘迫、到很嚴重的呼吸衰竭,大約7-8天。撐過來的話,大概兩週左右;撐不過,7-10天就走掉。

這次武漢肺炎大概差不多,因為都是冠狀病毒。「只不過這次病毒很討厭,第一感染力比較強,第二沒症狀也會傳染給別人。」王教授指出武漢肺炎與SARS最大的差異。目前有病例做了五次檢測才確診,因為醫生還是懷疑,不敢放出去,到後來患者插管了,檢體採樣出來才證實。「因此只要有症狀在,還是不安全,這樣的人最好先隔離,觀察兩週沒事才能放走。」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王家弘教授說明相較SARS,武漢肺炎感染力比較強,也出現無症狀帶病毒者。(圖/蔡暉宏攝)

目前也出現無症狀但帶病毒的患者。「無症狀不代表真的沒有,因為有可能是假陰性。」王教授表示實際上大部分患者都是疑似。造成假陰性的原因有幾個:第一,檢體採樣不對;第二,病毒數目不多;第三,操作方法有問題。所以醫生如果懷疑,就是只能一直測。

依武漢的建議,比較確定的診斷方式是做電腦斷層掃瞄,病人有呼吸困難、低血氧的狀況就趕快去做電腦斷層,看到肺部有毛玻璃狀的影像出現,就是確診了。

與17年前SARS相較,現在比較好的是有了RT-PCR的基因檢測方式,所以鑽石公主號才能在短時間內檢測上百人。

治療方式

「現在有用兩、三種抗病毒的藥在試,比如抗愛滋病、伊波拉的藥。」近日美國藥廠Gilead研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在確診患者上出現療效,但仍在臨床試驗階段。萬一無效,就是期待將來發展出疫苗。因此真的感染,就只能用支持性療法:遇到呼吸困難、缺氧,就給氧氣;再不行就插管,用上呼吸器;真的還不行,就只好用葉克膜。

武漢肺炎會侵害肺部,肺部氧氣交換功能不好就會缺氧。一般來講,不是很嚴重的病人就提供氧氣罩、氧氣鼻導管。如果還沒改善,越來越惡化,缺氧的情形就會更嚴重,這個時候只好插管,把呼吸器接上,注入氧氣。如果這樣還不行,只好用葉克膜,這是很嚴重的,已經到呼吸衰竭的病人。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王家弘教授說明何謂支持性療法。(圖/蔡暉宏攝)

那有的人可以康復是怎麼好的?「是抵抗力好、恢復力好。」現在的治療是把病人隔離,不傳染給別人,靠病人自己好。氧氣罩、呼吸器、葉克膜都是支持病人,讓病人有這個體力可以度過。

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把自己身體練好、提高免疫力,是有幫助的?「是。」王教授給予這個問題肯定的回覆。

問題在資源

以台灣而言,如果每天嚴重的病人都有50多位的時候,哪有那麼多葉克膜可用?像武漢的狀況,醫療資源沒那麼多,有的就只能放著讓他走。「相信剛開始很多疑似的病人,因為無法確認,醫院也容納不下,就只好先讓他回去。」回到家裏,狀況不好再送醫院,很多人就這樣走掉了。

「之前SARS的病人控制得還好,人數不像現在的中國,已經蔓延到全國。現在的辦法就只好隔離、隔離、隔離,兩週後沒發作的就安全。」

王教授回憶SARS剛開始的時候,全台灣只有200-300間負壓病房,是專給結核病患者用的。SARS出來之後,才鼓勵各醫院增加負壓病房,現在台灣已有1000多張床,但真的爆發也是不夠。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王家弘教授認為,負壓病房分散各地是對的,可降低醫護人員工作量,減少院內感染的風險。(圖/蔡暉宏攝)

「比較好的是1000多床分散在各個區域,就不會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分散是對的。」而且如果集中到某一家醫院,會把那家的醫務人員累慘。累慘的過程中最怕就是發生院內感染、醫護人員都得了,自己不能照顧別人還要別人來照顧,整個醫療系統就垮掉了。

重點是要準備好

SARS時期王家弘教授擔任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任,負責成立SARS病房,也奉命支援松德、陽明兩間醫院。他負責的這三家醫院,沒有一位醫護人員得病。

「保護自己是第一重要,要先自救才能救人。」醫護團隊都有人得病時,整個士氣會受到很大打擊,他當時要求:第一,醫護人員進入病房時防護設備一定要最好的。第二,特地設計一套防護設備穿戴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作業流程),怎麼拿去消毒?要丟哪裡?穿、脫時要有一定順序,旁邊還要有人監督,看是否做得正確。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王家弘教授指出,台灣對抗武漢肺炎可能有防護設備短缺的問題。(圖/蔡暉宏攝)

王教授認為台灣醫療水準很高、人員素質也都很好、又有抗SARS經驗,問題是防護設備夠不夠。「防護設備的消耗很快,進去一次那套就沒了。」「現在大家都在搶,連口罩都不夠。政府要趕快準備好,萬一大流行才有東西拿出來用,重點是要準備好。」

遠距醫療可派上用場

SARS時期許多企業實行遠距連線上班,這個作法現在也可帶來幫助。「避免接觸是防止感染擴散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用遠距醫療可避免大家接觸。」「17年前遠距技術還很少,現在醫院已經常常在使用。」「目前來講,因為負壓病房分散在各地,每間醫院的重症照顧能力不見得一樣,遠距諮詢就可應用。」

王教授的學生,現任職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加護中心 兼任主治醫師許富舜,也正在研發「連續肺音監測儀」,希望能在這波疫情幫上忙。「醫生整天帶著聽診器,但是並沒有辦法聆聽到病患聲音,需要親自去看,所以我們才希望有個跨越時間與空間,聲音的監聽裝置。」許富舜醫師說明這項研究的起源。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加護中心 兼任主治醫師許富舜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加護中心 兼任主治醫師許富舜。(圖/蔡暉宏攝)

「連續肺音監測儀」利用手機連接貼在患者胸部的貼片,輔以AI技術將偵測到的呼吸音轉化為視覺圖像,透過無線網路傳送出來,醫師就不必親自進入病房,暴露在感染風險下。而且這樣的方式可做到連續監聽,比對歷史記錄,持續掌握發生了哪些異常呼吸聲。在武漢肺炎的應用上,對於幫病人偵測痰音、調整呼吸器有所幫助。

在科技部協助下,許富舜的團隊已成立一家新創公司「聿信醫療」,推動「連續肺音監測儀」的發展,目前已在申請美國FDA的階段。

連續肺音監測儀
「連續肺音監測儀」有助於對抗武漢肺炎,可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持續監聽患者狀況。(圖/蔡暉宏攝)

經過王教授釋疑,心中安心了不少。雖說武漢肺炎目前沒有特效藥,但看起來也並非那麼致命,把自己身體練好一點是有幫助的。重點是資源有限,防疫做好、不要爆發社區感染比較實際。大家平常注重個人衛生,不傳染別人、也不被別人傳染。再來就是靠政府確實分配資源、做好準備了。

王家弘小檔案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及高壓氧中心主任王家弘教授

現職:
臺大醫院外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亞東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與高壓氧中心主任

學歷:
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
紐約大學醫學中心與哥倫比亞醫學中心研究員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住院總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常務理事

專長: 
胸腔內科、一般內科、呼吸治療、高壓氧治療

王教授是台灣呼吸治療權威,早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他身邊學習相關技術。SARS疫情發生時擔任台北榮總重症治療負責人,有處理上百位SARS病例的經驗。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