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式蛋餅是「微奢侈」食物 蔥油餅‧麵糊式風味傳統而美好

by 謝 政蒼

撰文. 轉載自《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時報出版) 首圖示意| Sid攝

親切地跟老闆來場早晨寒暄,點份豬排蛋餅加起司,蛋、肉、乳、澱粉,一次滿足,安撫空虛哀號的腸胃,再喝杯奶茶,最後悠悠離去,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回憶。長大後,出了社會疲於工作,雖然便利商店的麵包成為趕時間的首選,但台式蛋餅那種預先將餅皮製作好,只消進行煎蛋覆熱的快節奏速度,也稱得上是勞動階級最鍾愛的早餐之一。

蛋餅是許多人的現代早餐食光。 (圖.蔡暉宏攝)
蛋餅是許多人的現代早餐食光。 (圖.蔡暉宏攝)

因為家庭以及學業的關係,過去我很常往返兩岸之間,以前小時候不懂,總覺得麵食既是外省人帶進台灣的飲食文化,那麼身為麵食族繁之一的「蛋餅」,理當也應該像台灣那樣出現在各個街頭才對;但尋它千百度,也只得在特定地點找著,並不像台灣如此密集遍布。當然,更遑論至歐美、日韓等地區,想見蛋餅的身影,可謂天方夜譚。

後來,我才知道,「台式蛋餅」,是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所低調誕生的「微奢侈食物」。

台式蛋餅的華麗誕生

台式蛋餅普遍分為兩種:市售麵團餅皮與古早味麵糊餅皮,但無論何者,都切切實實與1949年這個特殊年分脫不了關係。

光復初期,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移民,將麵食文化帶進原本以米食為主的台灣,無疑造就出許多飲食經典,發展出許多別出心裁的「台灣麵食」,加上1954年,美國政府通過八四○公法,讓友邦國家可以透過當地貨幣,用極度低廉的價格購買美援麵粉。這項措施,對於當時處於物資匱乏的戰後台灣,著實起了非常大的影響,更開啟了台灣全新的飲食文化篇章。

在中式麵點方面,戰後大量來台的外省人開起麵館子,傳統豆漿早餐店也日益活絡,我們接觸並學習製作麵點的機會比原先日治時期來的更多,其中又以麵點基礎中的蔥油餅為大宗,粗略製作餅皮,加上蔥花,時而油煎,時而乾烙,灑點鹽與胡椒,雖然樸實,卻也是有滋有味。

蔥油餅蛋餅少不了蔥花的增香與增色。 ( 圖.Sid攝)
蔥油餅蛋餅少不了蔥花的增香與增色。 ( 圖.Sid攝)

有趣的是,當時並沒有「蛋餅」這樣的概念,點餐時要喊的品項,頂多是「蔥油餅加蛋」、「大餅加蛋」、「薄餅加蛋」等等。這在邏輯上其實很容易理解,不管是什麼樣子的飲食文化,求溫飽是最本能的發展基礎,其後才是營養補給,雞蛋跟營養總是畫上等號,長輩認為雞蛋超營養的觀念根深蒂固不說,即便到我們這代,連吃個所謂垃圾食物的泡麵,都還是會往裡頭加顆蛋,好像這樣才不會對身體感到愧疚。

於是,自從我們開始接觸蔥花餅皮之後,依照家境狀況,若有幸能加顆雞蛋,讓蛋液四散餅皮各角落,做出所謂的「蛋餅」,讓孩子吃得飽也吃得巧,腦袋靈光生得俏,也是一件格外幸福的事情。

以蔥油餅為基礎,打上蛋就成了口感特別的蔥油餅蛋餅。( 圖.Sid攝)
以蔥油餅為基礎,打上蛋就成了口感特別的蔥油餅蛋餅。( 圖.Sid攝)

不過,我們不難發現,「吃軟不吃硬」之情況並非牙口不好年長者的專利。在甜點糕餅店,大多強調蛋糕本體的保水度、綿密度,最好還是半熟起司、熔岩巧克力等等的液態內餡,製造視覺舌尖都療癒的口腔饗宴,即便連最簡樸的磅蛋糕食譜,我們也都不斷的改良出濕潤蓬鬆的版本。

餅皮亦是。

麵糰揉得好,餅皮嫩不老,這是任誰都知道的道理。可偏偏中式麵點的博大精深,很難被尋常人家摸透,加上早期台灣本就不是食麵民族,想要揉製全家人都誇獎到咋舌的程度,那想必是有極高的廚藝天分。

向來偏好軟食的臺灣人,為了讓適口性提升,雖然不諳麵粉製品,但總歸還是有辦法在夾縫中生存。面對堆積如山的便宜麵粉,不會揉麵?沒關係,加多點水成麵糊狀,用勺子舀入鍋中,旋轉鍋體,用攤餅的方法也行!

麵糊式蛋餅,現在已成了古早味。(圖.蔡暉宏攝)
麵糊式蛋餅,現在已成了古早味。(圖.蔡暉宏攝)

此外,我們還發現神奇的「白粉」可以製造出軟呼軟呼的餅皮口感,那就是「太白粉」或「地瓜粉」。在麵糰中添加少許太白粉或地瓜粉,利用其低蛋白質結構與受熱糊化黏稠的特性,增添柔嫩度卻又不失嚼勁。再加上傳統米食中的「粄條」或「河粉」類食物,本來就有在米漿中添加太白粉或地瓜粉,以改善米製品口感易裂的習慣,那麼在麵糊添加此二種澱粉,自然是情理之中,沒想到口感還意外地輕薄透嫩。

瞬時之間,完美配方在民間流傳一觸即發,民眾無不喜愛,演變至今時今日,到成了現在我們口中說的「古早味麵糊蛋餅」。

這樣製出的餅皮,雖不致初生嬰兒那般嬌嫩,也是能有十七歲女生那般的溫柔,相較於揉麵糰的製程,這樣的配方顯然比較適性於不諳麵粉的台灣老百姓,這也是為什麼坊間許多台式蛋餅皮配方皆會添加以上兩種粉的原因。

較有口感的麵糊煎蛋餅。 (圖.蔡暉宏攝)
較有口感的麵糊煎蛋餅。 (圖.蔡暉宏攝)

走紅絕非偶然,台式蛋餅稱霸早餐的契機

便利和簡單始終是料理成為主流的推手,工商時代來臨,大家早已無閒暇時間手工自製蛋餅,然而現實是很殘酷的,只要沒有時間沒人傳承,飲食文化消逝是必然,歷史皆是如此。

我們開始習慣到早餐店購買蛋餅,只不過,早期早餐店的蛋餅,一為麵糰手工現桿,二為麵糊手工現攤,可是上班前的通勤時間越顯珍貴,繁忙的腳步早已等不及蛋餅的現場製作,於是從1993年開始,有機械廠推出蛋餅皮快速加工機,讓機器取代手工,使得蛋餅皮得以量產,將早餐食品的生產方式正式邁入自動化,再加上凍藏設備普及、技術提升,坊間食品大廠皆紛紛投入冷凍蛋餅皮的研發,不僅讓家家戶戶都能透過「購買」蛋餅皮,以更加簡單的方式製作早餐,還大舉將之導入連鎖早餐市場,使蛋餅走出傳統中式早餐店,以各種萬千風華的姿態出現,包裹山海,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台式風味,也扛起了台式早餐的招牌。但此時社會大眾對蛋餅皮的印象,早已經不再是像從前蔥油餅那般扎實渾厚的路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輕盈柔韌,與雞蛋口感相仿的薄皮型態。

早餐店蛋餅口味可說是琳琅滿目。(圖.Sid攝)
早餐店蛋餅口味可說是琳琅滿目。(圖.Sid攝)

熟悉的麥香不管怎樣都很對味

在食品工業的催化之下,蛋餅的演化有著推波助瀾的成長,從傳統大餅加蛋、麵糊加蛋,到現代化薄透餅皮,都證明麵粉香氣以及咀嚼口感,始終能夠召喚出我們心靈中最原始的味覺感官。

遙想當年就讀淡江大學的時候,除了去幾家台式早餐店,吃著再熟悉不過的工廠蛋餅皮之外,我還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從校園的東北端走向西南端,只為吃姊妹早餐店的手工現桿蛋餅,厚實又彈性十足,灑上新鮮蔥花、打個雞蛋,咀嚼的爽感可以讓我整天不翹課;再瘋狂點,飆個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到石牌的無名手工蛋餅店,外皮酥酥略帶脆感,雞蛋麵香樸實可愛,再配上一碗綿密濃郁的花生湯,嗅覺味覺上華麗到翻天覆地。

至於麵糊掛,除了家母日常操作之外,最經典的莫過於以台中明倫蛋餅、一心蛋餅,或是高雄王媽媽早餐店、食憩時代等等,有薄透濕潤、有外脆內軟,各種配方版本,亦各有各的擁護崇拜者。

我認為,口感是一種個人選擇,甚至某些時刻有種療癒舒壓的效果存在。但無論喜好哪種風格,蛋餅在台灣人的心中早已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否則,旅居國外的台灣人,又怎麼會嚴重思念家鄉到拿Pita餅充當蛋餅皮呢?

對某些人來說,蛋餅是一種療癒性美食。 (圖.蔡暉宏攝)
對某些人來說,蛋餅是一種療癒性美食。 (圖.蔡暉宏攝)

毅傳媒延伸閱讀
絕不是剩菜雜燴!失傳台菜「菜尾湯」展現總舖師畢生功力
讓味蕾爆動的卡滋脆皮鰻魚飯(上) 關鍵私房技法曝光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