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Jimmy 首圖. ©Agnes Varraine-Leca/MSF 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
前進資源匱乏的落後地區看診、在烽火連天的戰亂中搶救傷患、在災難過後的慌亂現場爭取生命的蓄存…等,這些看似好萊塢電影節情中令人血脈噴張的畫面,其實,只是「無國界醫生」團體眾多國際救援醫療工作中的一部分。即日起至10月25日止,「無國界醫生」於台北南西商圈首度舉辦戶外展覽「愛 無界限」,以情境式互動式的展出,一同認識、一同參與無國界的醫療救援行動。
1971年成立於法國巴黎的「無國界醫生」團體,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全球70多個國家發揮影響力,以人道醫療救援為初衷,為不同地區受到武裝衝突、傳染病和天災侵害,以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第一線的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的行動與救援對象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本著人道精神與對生命的尊重,展現無差別的醫療救援。
在全球不同災難、戰亂現場進行救援行動的「無國界醫生」,光是2019年就在70個國家執行了446個援助專案,進行超過1千萬個門診的醫療行為,等同救治了逼近5成的台灣人口,同時也迎接了32萬個新生命的誕生;同時,除了身體上的直接醫療之外,「無國界醫生」也提供了40多萬人於災後的心理諮商重建,並提供34萬戶家庭的急難救助包。
而今年,全球壟罩在武漢肺炎的肆虐下,「無國界醫生」的行動也受到各國不同防疫措施而有所調整,然而,他們依舊在減輕部分國家醫療負擔、為設備與人力不足的地區開設臨時檢疫所、進行公共衛教的宣導、特殊族群防疫照護的支援和各國家防疫資療專業的諮詢…等方面,進行全面的醫療支援。
台灣的「無國界醫生」社團於2016年首度成立,終於在2019年正式以財團法人基金會的形式正名,基金會董事長劉鎮鯤醫師表示:「台灣一直是『無國界醫生』非常重視的地區,無論是人民對於『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理心,或者是高水準的醫療人員素質,都讓台灣成為『無國界醫生』高度肯定的國家。特別是今年面對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的時刻,從4月開始我們就陸續接到許多熱心民眾的詢問關切,他們甚至主動捐口罩和提供財務支援,讓我們可以有更多資源去提供醫療支援,甚至還有民眾問可否將自己的三倍券捐出,讓我們所有的同仁都感到非常的感動。」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一共有11位醫療相關人員參與了「無國界醫生」的行動,其中包括了9位醫生、1位財務人員和1位流行病學專家。9月剛到台灣上任的法籍執行長鄔荻芳(Ludivine Houdet)說:「台灣人樂善好施、富有愛心的社會風氣帶給我全新觀點,也加深我們對於人道主義的信仰與承諾。而『無國界醫生』不僅僅只需要醫療專業臨床人員的參與,我們同時也需要台灣傑出的醫療行政、財務、建築、水電…等各領域的人才,共同為國際救援盡一份心力。」
此次《愛 無界限》行動體驗展覽以「求救」(SOS)、「救援」(SAVE)及「手」(HAND)作為核心設計概念,從俯視視角,展場結構巧妙呈現出代表SOS、SAVE的S形狀,兩個半圓弧線更有「雙手交握」的意象,此外採用透明浪板與竹子等常見的建材作為結構鷹架,建構成型的S雙弧圍籬,簡約、具穿透力、又不封閉的形式,歡迎民眾隨時自由走入及穿梭其中。展覽內容精心規劃六大議題-「武裝衝突」、「流行病與傳染病」、「天然災害」、「被排拒於醫療系統外的群體」、「公共衛生」、「水資源」,訴說全球至少18個前線救援故事。現場亦設有「即刻救援互動機」,民眾只要按下愛心鍵,即可選擇想關注更多的無國界醫生專案,後續掃描畫面中的QR Code,可產生個人專屬的無國界行動護照和臉書大頭貼,繼續將「無國界醫生」的行動與理念分享給更多人。
《愛 無界限》無國界醫生行動體驗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0年10月1日(四)至10月25日(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上午10:00至晚間10:00(10月25日展至晚間6:00)
地點:臺北捷運中山站4號出口-「心中山」線形公園
活動網址:https://www.msf.org.tw/news/2020exhibition
毅傳媒推薦:
48小時打開你所不認識的台北 OPEN HOUSE台北限時限量登場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