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蕭介雲
圖:軍聞社提供
「國機國造」政策再有重大利多,新式初教機要來了!國防部近期拍板通過新式初教機建案評估,待空軍檢討需求數量,走完系統分析、投資綱要計畫等建案流程,預估兩年後,在總統蔡英文8年任期的最後一年即可完成建案。
據側面了解,軍方初步規畫投入約30餘億元,由漢翔公司擔任主合約商,比照勇鷹號高教機研發,先打造原型機與測試機各2架,合計4架,以2年時間完成戰術測評後,全案正式展開。
有關架數部份,空軍原本對美採購初教機T-34為43架,現剩34架作為空軍官校基本組訓練用機,或考量對中國慢速機攔截任務以及降低成本,軍方稱:「新式初教機需求仍有待評估,但86架上下是合理數量」。
至於預算額度,新式初教機造價如以平均每架8億元計算,打造86架的總經費約落在688億元,全壽期維修大餅近2000億元,概略與勇鷹號全案預算686億元相當。
再就自製率來看,勇鷹號的自製率為55%,新式初教機至少會提升至70%以上。空軍原本評估,現行初教機仍可使用10到15年,要到2029年才開始規畫新機和進行淘汰,如從2023年即開始建案,等於將建案期程大幅提前6年。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認為,新式初教機自製率希望能達到70%以上困難度不高,但有兩個問題,一是數位化,二是發動機;特別是台灣目前還做不出整架飛機心臟的發動機,只要做得出來,就能掌握航空工業主動權。
新式初教機要從傳統儀器跨越為數位化儀器,張延廷以自身豐富經驗建議,設計時要納入科技化輔助措施,以利提升飛行員素質,並能有效降低訓練成本,因為只要訓練一位飛官節省20%的成本,100個人就能省下2000個訓練單位的成本「可大幅增加訓練效益。」
事實上,國防部副部長張冠群於2017年12月於航太產業論壇,即已預告國防部已規劃初教機自製作業;當時軍方及相關單位同步展開新式初教機技術破關和航太產業能量整備。 專家解讀,軍方這次拍板,意味著技術與能量,乃至外型與機體結構設計應已初步到位;在系統件大多可以自製後,就能做為研發下一代戰機的基礎。新式初教機建案幕後由國安會指導,也是前國防部長嚴德發任內,最後一個拍板的重大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