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台灣墨玉我自己磨的!老街、步道、騎單車,「微笑山線」鶯歌這樣玩

by 林 涵青

很難形容專心磨石頭的感覺。小心翼翼捏著自己選的一塊台灣墨玉,輕輕接觸飛快旋轉的拋光砂輪,這時候可沒辦法分心去看手機,不然石頭可能會從你手中噴飛!從粗換到細砂輪,看著灰撲撲的石頭,真的在自己手上慢慢變身成黑亮的墨玉,心中好有成就感。

採訪撰文、攝影:林涵青

鶯歌老街以陶瓷著稱,但這次安排的「微笑山線」鶯歌生活藝術一日遊,玩法有點不一樣,除了帶大家走走鶯歌石步道、孫龍步道,騎著自行車漫遊大漢溪,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來到鶯歌老街體驗「台灣黑玉DIY」,所需時間大概1個小時,可以自己挑一塊黑玉、自己拋光打磨,再配上喜歡的線繩做成吊飾或項鍊,把這個難能可貴的紀念品帶回家。

大漢溪自行車道現在非常順暢好騎囉!
打磨玉石難度不高,但卻非常療癒。

黑玉就是墨玉,為蛇紋石的一種,開採自台灣東部花蓮一帶,有高成分的磁鐵礦石成分,因此磁鐵可以吸附在上面。墨玉外表看起來確實黑的像墨條一樣,但用燈光一照,哇!藏在玉石裡的小宇宙也太美了吧,神祕的深綠色、墨綠色蛇蚊,每塊石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紋路!

光線照進台灣墨玉,顯現出玉石內的世界有多麼迷人美麗。

DIY體驗活動有300~1,500元的不同造型飾品選擇,在800元等級中,共有愛心、水滴、月亮、花生、葫蘆、四季豆、幸運草、狐狸、烏龜、如意等可挑,接著老師會教大家操作砂輪機打磨。體驗教室使用的軟式砂輪機有不同粗細的棕刷輪和最後拋光的羊毛輪,基本上很安全,但由於飾品有造型、有曲線,有的還有凹凸圖案,因此在磨的時候還是得要細心、專心,先用粗砂紙修邊,然後從最粗的砂輪初步打磨、細砂輪細磨,用細砂紙修過後再來羊毛輪拋光,按部就班、耐著性子操作,才能把手上這塊墨玉磨得均勻漂亮。

這種專注的眼神,就是手工藝體驗最有意思的地方。
專心、耐心、細心,才能將手中這塊玉磨得光亮。
原本灰撲撲的台灣墨玉,拋光後大變身,果然是「玉不琢不成器」。
台灣黑土除了「台灣黑玉DIY」,也展售多種台灣墨玉飾品、藝術品。

而鶯歌老街上除了傳統陶藝店,也有新派的陶藝作品可以欣賞,走進「御陶坊」,彷彿來到陶瓷的異想世界,日本、台灣藝術家的作品顏色豐富、造型也多變,擺脫一般陶瓷樸素的樣貌,在藝術家手中成為玩雜耍的貓咪、來自外星的生物、奇幻故事的神獸。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宋立的《浮島》,和黃建叡的《幻獸-金面族》。

黃建叡《幻獸-金面族》

《浮島》是一隻圓滾滾的大藍鯨,造型和顏色都很討喜,但從身上的圓洞往裡看,卻是一隻白色北極熊閉著眼擁抱小白兔,畫面雖然溫馨,卻也透露出淡淡的哀傷;而《幻獸-金面族》儼然就是奇幻小說中會出現的魔物,有如長頸鹿的軀體,卻長出有著植物般樣態的金色的頭,想像力十足。

宋立《浮島》

步道漫遊:孫龍步道、鶯歌石步道

孫龍步道連接宏德宮(孫臏廟)和碧龍宮(龜公廟),大部分路段是由早期的礦坑輕便車道改建而成,因此坡度和緩。這次我們從碧龍宮出發,連接有著原始野趣的二坑步道,再轉入鶯歌石步道,登上鶯歌石觀景台眺望大台北風景,再轉回孫龍步道到孫臏廟。步道雖然偶爾有較陡的階梯,但難度不高,沿途皆有綠蔭,很適合親子同遊。

孫龍步道和鶯歌石步道難度和長度都算是親子同遊級,走起來不會太累,也有樹木遮蔭。
鶯歌石在民間傳說中是國姓爺鄭成功打下的怪鳥變成的,但實際上鄭成功沒有到過台灣北部啦。

值得一提的是,碧龍宮的階梯和壁面有幾個3D地景彩繪,可以讓大家發揮創意和演技拍出有趣的照片,走過可別錯過囉。

碧龍宮又稱龜公廟,背倚建德山、前臨大漢溪,建築氣勢恢弘。
碧龍宮階梯上的3D地景彩繪,要站著拍還是蹲著拍好呢?

單車漫遊:大漢溪山水步道、自行車道

曾經從新北市沿著大漢溪畔往桃園方向騎自行車的朋友都知道,以往這條自行車道並不太順暢,部分路段周邊也有些雜亂。但今年經過新北市政府重新調整之後,連接新莊、樹林、鶯歌,一直可以騎到桃園大溪的這條綠色溪畔車道,變得又美又好騎;其中「山水步道」位於鶯歌與桃園大溪交界處,依山傍水,騎自行車或散步、慢跑都很舒服,彷彿靜止的河水映著對岸三峽的鳶山倒影,在這裡可遠眺對岸三峽,傍晚時分夕陽將河面、車道染成一片金黃,景色更加迷人。

大漢溪自行車道平坦好騎,想騎長距離或短距離都很方便。
三鶯龍窯橋連接鶯歌與三峽,是自行車道上的知名地標。
大漢溪河面水流平緩,景色靜謐。

台灣黑土 老街店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96-2號
電話:(02)8678-1771
時間:10:00~18:00,週六、日10:00~19:00

御陶坊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9號
電話:(02)8678-0138
時間:10:00~18:30

鶯歌生活藝術一日遊/黑玉體驗(大島台灣旅遊)
行程內容及預約:https://newtaipei.travel/zh-tw/ok-tour/337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