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被時間遺忘了嗎?走進靜謐的巷弄中,陽光穿過大樹葉子的縫隙灑落,爬藤、蕨類佔領牆面、屋頂,榕樹下沒有阿姨奶奶們聊天,將軍大宅門口不見衛兵,長巷裡少了孩童奔跑嬉戲,但牆的另一側還留著做飯的灶台、橢圓磁磚拼貼的浴缸,不遠處還有防空洞,訴說著眷村曾經的故事。
採訪撰文、攝影:林涵青
「永春街」「嘉禾新村」,這裡恐怕真的得是台北老司機才知道的「隱世祕境」。隱藏在台大公館商圈周邊,位於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後方、汀州路與水源路之間狹窄的「永春街」,通往曾有著上百戶家庭居住生活的「嘉禾新村」,這個陸軍聯勤眷村,在時代的更迭中一度褪了色,老舊建築多已拆除,保留下來的日治時期招待所、國軍將軍宅邸、防空洞,近期於重新整修規劃後即將全區開放,成為台北最新的文青祕境。


走進現在的嘉禾新村,入口處高大的榕樹、茄苳樹相當顯眼,這是昔日眷村長輩們話家常的小廣場;大樹旁的圍牆裡,是一棟有著寬大院子、獨門獨戶的兩層樓建築,這在眷村中可是少見的「豪宅」啊,原來這是張載宇將軍故居,約400坪超大空間,可見其軍階與當時的地位。

目前的管理團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表示,在嘉禾新村過去一百多戶之中,擁有將級身份的住戶曾高達十位,因此通往這幾位長官住宅的巷子便被稱為「將軍巷」,由於比眷村內其他曲折小路寬敞許多,成為當時孩子們玩遊戲、打棒球的最佳場地。

而「嘉禾新村」的身世正是台北城歷史與都市發展的一部分,日治時期原被規劃為公園,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成為日軍砲兵聯隊營房基地;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國軍接收後建立聯勤通信修理廠,開始有部分員工和家眷入住,工廠遷出後1956年改制為眷村,依軍階劃分土地、居民自力建造,多年來依生活需要自然發展,卻也因環境雜亂和土地產權問題,成為都市計畫中更新的目標;2014、2015年居民全數遷出,拆除多數屋舍,僅保留4棟歷史建築以及防空洞。


4棟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中,張載宇將軍故居現規劃為「嘉禾故事館」,除了服務中心的功能,更展出「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眷村:嘉禾新村空間記憶採集」,將不同時代的演變、昔日居民的口述故事,化為一則則短篇故事,並布置出具有時代感的復古空間。此外,張將軍故居融合原有日式建築特色,以及後續為了符合生活需求的增建、改建,不僅能看出當年軍眷生活的變化,對於喜歡老建築的朋友來說,更是每個角落都值得細細欣賞。






順著「將軍巷」往內走,「戶外劇場」原址住的是李將軍,「日式聚場」本為日式建築典型「大廣間」格局,中間不落柱可作為宴會使用,為日本砲兵聯隊招待所,1970年代之後成為趙上校和席上校兩家的宅邸,這一區規劃為表演空間,將提供給各團體申請演出。而作為團隊辦公室不對外開放的「創生工作站」,昔日也曾同時分配給劉將軍和陳將軍。

另一頭兩層樓的「拾光屋」風格簡單,以前住的是一般軍眷,後來私下賣給村子裡幫人做指甲的阿姨(多數眷村住戶沒有土地所有權,僅有房屋使用權),阿姨一家人口數增加後,陸續自行加蓋二樓、陽台,那是還沒有所謂建築法規的時代,在昔日眷村以及民間聚落的演變中,這樣的「有機發展」是很常見的,呈現出人們實際生活的樣貌。
走上「拾光屋」二樓可以眺望鄰近日式木屋美麗的屋頂、庭院,以及隔壁的「防空洞」。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導覽員表示,根據訪查,這個防空洞最早應該是用來存放聯勤通信工廠的機器與檔案,在長輩的回憶中曾見到阿兵哥在裡面操作通信器材。






有趣的是,在空間得充分利用的眷村時期,防空洞後來成了一對新婚夫妻的住宅,甚至還增建了前院和房間。現在防空洞中展示著嘉禾新村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老照片,讓人懷想已逝的舊時光。
舊時光更凝結在防空洞邊草地旁那一堵牆,擴建時被圍牆包起來的電線杆、有著修補痕跡的馬賽克磁磚浴缸、拆了水龍頭的流理臺,還有通往二樓的階梯,都是一家子人在此生活數十年的記憶。



嘉禾新村原始的樣貌如今已不復見,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瞥見一角,像是2001年五月天《人生海海》專輯封面照與MV、2007年偶像劇《惡作劇2吻》、2014年《16個夏天》等。其中五月天MV某一段的背景正是將軍巷,因此這面牆也被歌迷戲稱為「五月天牆」。
嘉禾新村除了保留歷史痕跡與眷村文化,這個場域將再次轉化功能,提供親子活動、工作坊等,以及各種表演展覽,是個很適合散步、野餐、拍照的台北小祕境。

此外,台北市政府正舉辦「來臺北,找樂點」集點活動的集章點,臺北市政府在北市15處文化點及觀光亮點設置集點看板,嘉禾新村也是其中一個集章點。即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使用臺北市政府 LINE 官方帳號掃描 QR Code,不只能獲得活動合作店家優惠,集滿3點還可享抽獎資格1次,每人最多5次抽獎機會,獎品包括 iPhone15、空拍機、行李箱、相機等41項總市值超過10萬元的豐富好禮。
15處文化點包括北投區的中心新村和北投溫泉博物館、士林區的故宮博物院和摩耶精舍(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內湖區的新福本坑、南港區的胡適紀念館、信義區的台北101和松山文創園區(松山菸廠廠歌石碑)、松山區錫口碼頭、中山區的大正町藝術祭彩繪故事牆、大同區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中正區的嘉禾新村、萬華區的西本願寺、大安區的殷海光故居以及文山區的政大達賢圖書館。
嘉禾新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永春街131巷1號
電話:(02)2365 2530
開放時間:11:00~18:00(週一至週三內部空間不開放)
官網:https://homevillage.taipei/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