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米種回部落斜坡上 有人種、有人吃 讓小米文化再次紮根原住民部落

by 林 涵青

沒想到,小米有這麼多顏色和模樣,胖的、圓的、瘦長的,米色、褐色、深棕色、暗紅色、灰黑色,有的還長了細細可愛的毛毛。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6月於台東美術館舉辦「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成果記者會」,會場邀請多位花東農友展示自家種植的不同品系台灣小米,多達70多種小米猶如一場小米嘉年華會,再加上紅藜、旱稻、油芒、樹豆、山芋頭、毛地瓜、木鱉果、布農豆、硬質玉米等多元作物,讓人感受到台灣土地蓬勃的生命力。

採訪撰文、攝影:林涵青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你可能有聽過2023是聯合國的「國際小米年」,小米因為耐旱能夠適應極端氣候的特性,被聯合國農糧組織選擇成為永續食物安全的核心農作物;然而,小米對台灣原住民族來說,不僅是重要的食物,更有著深深的情感,擁有與日常生活、祭儀息息相關的緊密連結。

幾乎要消失的台灣本土小米

但是,近年來台灣小米的產量大幅降低,台灣本土小米在紀錄上曾有高達200多種品系,1952年栽培面積更高達6,736公頃;可惜的是,由於時代與環境的變遷,2022年台灣小米栽培面積只剩下91公頃,面積減少超過98%,品系也大量流失。

原來,小米雖然耐旱,卻也是鳥類很愛的食物,種小米最辛苦的工作就是趕鳥,小米成熟期農友一早就得出門守在田邊趕鳥,一直到鳥兒下班了才能休息;此外,小米沒辦法像稻米一樣大量運用機械節省時間人力,勞力密集加上部落年輕人口流失,留在部落的長輩無力種植,成為小米產量大幅下降的原因。

另一方面,飲食文化和習慣的改變也有很大的影響,稻米和西式飲食佔據了年輕人的胃。沒有人種就沒有人吃,沒有人吃就更沒有人要種,目前甚至連原住民自己釀小米酒、做小米粽,都很難全部使用台灣小米製作,許多部落甚至種小米僅為了祭典所需,很少出現在日常飲食中。至於坊間餐飲店販售的小米粥,用的其實是進口小米!

台灣原生種小米曾有高達200多種品系,是原住民族的重要糧食與文化象徵。

產官學與部落合作
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

早在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現今台灣原住民的祖先便已馴化小米成為主食;為了不讓台灣小米在這塊土地上消失,自2017年以來,7年多的時間,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走訪了花東地區阿美、魯凱、排灣、布農、卑南30個部落部落,一一探究每個部落的特殊食材與種苗,瞭解每種作物的特性與種植技巧,再慢慢協助部落把各種傳統作物種回來。

慈心在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的支持下,盤點蒐集小米種原品系、陪伴農民解決小米病蟲害與防鳥問題、支持多樣小米品系栽種、舉辦小米保種交流會,目前的成果一共與34位部落保種農民合作保存在地小米品系,更新了117個小米種原,並將健康種子返還農友栽種,以及建立當地的種子保存體系。

成果發表會上展示各部落保種農民種植的小米,不同的大小、型態、顏色,讓人眼花撩亂。

小米與部落文化緊密相連

在6月份的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計畫成果發表會中,與慈心基金會合作的排灣族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便說到,部落的時間和小米息息相關,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皆圍繞著小米田裡的農事及小米的生長,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重要的日子裡,都能鏈結到小米,小米不僅是食物,更是精神與文化,失去小米是無法想像的。

排灣族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強調,排灣族的生活和時間是跟著小米走的,小米不只是食物,更是靈魂與文化。

而另一位布農族保種農友胡榮茂則表示,以往布農族生活於高海拔地區,耕田位於山間斜坡地,田區內最好的向陽位置會優先種植小米,較邊陲的空間則會觀察自然環境來種植其他適合的作物。這樣的做法也會在其他部落農友田區中看到,可見小米在原住民族中的主食地位,以及田區採多樣性種植與配合自然的傳統農耕智慧。

以「吃」傳承部落飲食文化

把小米種回部落的山坡上這還不夠,還要把小米帶回部落族人、尤其是新世代的胃裡,才是真正把小米種回「家」。慈心基金會也意識到,部落永續保種的價值,在於「有人種,有人吃」的生活飲食循環,因此近年在農糧署的支持下,進一步將小米保種提升為飲食行動。

爭取到13間企業贊助,慈心向部落採購560公斤的有機及友善小米,於今年3月開始,讓台東縣偏鄉的12所國中小學、幼兒園的師生,每週四在學校營養午餐能吃到自己部落族人種植的小米,重新連結小米的味覺記憶,而也有2個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的長者,每週有一天可以品嘗到懷念的小米午餐。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學習綠餐主廚示範創意料理|慈心基金會 提供

慈心更進一步邀請在地小米農民進校園擔任食農老師,教導小朋友認識小米,訴說小米在各族群部落的故事,也帶著孩子們實際參與小米種植,讓小米文化扎根於孩童心中。

進入桃源國小擔任食農老師的保種人胡榮茂感動分享,「有小朋友說他種的小米要帶回去給Vuvu(阿嬤)吃,因為Vuvu很喜歡吃小米。」他認為,透過親手種植小米這樣跟土地最直接的接觸和勞動,更能培養出下一代對小米的感情。

小米農民變老師,保種農友胡榮茂(前排左)帶領桃源國中師生體會永續保種與食農教育的關係|慈心基金會 提供

紅葉國小午餐秘書陳淑貞老師則笑說,孩子們對於能吃到小米都非常開心,因為他們知道小米是很珍貴的,平常是祭典中才吃得到的食物,「供應小米的那一天,大家都會吃得特別多!」而學校族語老師也會特別將小米相關的詞彙融入教學中,讓文化傳承更加完整。

「哇,是小米耶!」紅葉國小午餐秘書陳淑貞老師分享,小朋友得知營養午餐中可以吃到小米非常驚喜。

小米也有新滋味

此外,慈心也邀請6位綠色餐廳主廚協力參與「綠色餐廳主廚進校園」,主廚們先到南迴部落的文化健康站,向耆老們學習製作傳統小米料理,從而開發小米創新料理,並教導部落孩子製作,突破部落孩子對小米的印象,並展現小米飲食更多嶄新的樣貌。

文化健康站的耆老們示範「阿拜」的製作過程|慈心基金會 提供

像是力卡珈琲主廚謝政義,便於記者會現場帶來了小米磅蛋糕、小米貝果、米德蓮,搭配樹豆麵包、海鹽花生捲、紅藜餅乾、紅烏龍磅蛋糕等,結合原民傳統作物和花東特色食材,創作出美味的西點,謝政義更親自示範如何把血桐葉折成碗盤盛裝點心,展現原住民的生活智慧並實踐綠色飲食。

綠餐主廚力卡珈琲謝政義引導啟發新興國小師生認識小米傳統作物,找回自己的民族味覺|慈心基金會 提供
謝政義特別設計出小米貝果、小米磅蛋糕、紅藜餅乾、樹豆麵包等西點,讓原民傳統食材呈現新面貌。

「感謝許多善良的人聚集在一起,讓這些善良的事能夠往下走!」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感性致謝,基金會的保種及復育計畫四方案,包括「小米保種復育計畫」「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保種農民變老師」「綠色餐廳主廚進校園」,在政府、企業以及部落族人支持和努力下,已開始發揮影響力。蘇慕容表示,真正的農業永續不僅只在獲取糧食溫飽,更需建構在與自然和諧發展,落實在日常生活、飲食、文化傳承乃至教育中。而台灣花東原住民族文化豐富,蘊藏許多珍貴的作物種原,並擁有與自然共生、尊重自然,將作物融入生活中的生態農耕智慧與文化,能為當今因氣候危機下的農糧系統帶來重要的支持力。

保種農友們收到慈心致贈的專業攝影師拍攝的個人寫真照,開心不已。
小米保種農友與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煇妃(前排右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分署長吳昌祐(後排左一)、種苗改良場場長張定霖(後排左二)及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前排左一)合照|慈心基金會 提供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