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開放勞退自選 股癌:百姓用錢投票分優劣【勞動基金改革1】

by 黃 彥宏

文字撰稿:黃彥宏
攝影記者:陳睿緯
編導剪接:翁如儀

勞動部代替1117萬名勞工管理、規模高達4.5兆元的「勞動基金」日前爆發重大弊案,勞動基金運用局的前國內投資組長游迺文涉貪近千萬,遭到法院裁定收押,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更指出,游迺文自2015年以來已被檢舉了4次,但檢舉結果都「石沉大海」,有再多吹哨者也沒用,質疑背後是誰當靠山,為何如此無法無天等強烈指控。 《毅傳媒》對此議題相當重視,攸關民眾「幸福」的退休金,除了引述政治界、網紅界看法,也採訪了學術界大佬,更街訪直擊第一線民眾的內心意見。

網紅也開嗆 股癌呼籲開放勞退自選

勞動基金弊案不只引發政治人物批評,知名財經podcaster「股癌」謝孟恭也痛罵此事「非常下流」應該展開改革,民眾的退休金被官員拿去炒做特定公司股票,可能是冷門、個人的偏好,只為了不法圖利。因此,股癌在臉書粉專貼文,提出了「勞退自選」3大點改革方向: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爆弊案,投資組遊組長接受業者招待以勞動基金款項炒作特定公司股價。"

勞退什麼時候要開放自選?跟上澳洲的超級年金或美國 401k 才是。

首先是主管單位估計是不想放出這種大型基金的主控權,再來反對的理由說「勞工要損益自負」或「一般勞工對於投資不了解」也很可愛。難道美國和澳洲的老百姓比較懂投資是嗎?若有這樣的疑慮,我準備好解方了:

1. 為避免圖利特定發行商,規模這麼大的基金該自幹 ETF ,就追蹤台灣 50 指數投資即可;進階一點可以加入海外各類全市場 ETF 進入選擇內。

2. 對於部分不喜歡指數型 ETF 的人,退休金可以設些權值股標的讓他自己勾選配置。

現在世界主流就是被動基金,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大家開始發現這些經理人殺進殺出,可能超過一半都打不贏跟隨大盤 buy and hold 的指數型 ETF。當個傻多輕鬆贏過至少一半以上的專業人士,「把錢交給專業的」這段話正在體驗強力的挑戰。

如果要折衷方案,那可以增加:

3. 在自選的內容裡開放「由政府選任之代操業者」,並公布歷年績效和配置。

把本來的方案也留著,百姓用錢投票馬上就能分出孰優孰劣,這才是國家該走的方向。爆出弊案創造出很好的改革機會,選擇權還給百姓才是上策。

當紅財經podcaster「股癌」謝孟恭以強烈的個人風格,分析國內外股票市場的事件、知識而備受喜愛。圖:翻攝自謝孟恭臉書

謝孟恭開嗆,政府不想放出這種大型基金的「主控權」,反對的理由只會說「一般勞工不懂投資」、「勞工無法損益自負」,反諷表示這樣「很可愛」,而弊案創造了很好的改革機會,選擇權還給百姓才是上策。

台大學者剖析 台灣如何效法國外

針對股癌提到的「勞退自選」是什麼?台大財金系教授張森林做出了更詳細的解釋。他說,勞退基金的部分,台灣制度跟國外不同。國外沒有「政府代操」、「保證收益」這些規定,像是美國401K計畫,讓公司員工去組類似福委會的團體,決定退休金要給哪家投信公司去操作,而投信業者當然會努力去操,但沒辦法保證收益,澳洲年金也是如此。

張森林指出,其實大部分國家,都是由勞工自選「民間業者」去做退休基金操作,等於台灣在制度上,一開始就跟各國在不同的層次,這有點「大政府主義」的概念,反而會缺乏績效「競爭力」。事實上,保證收益表面對勞工好,但並不見得,因為管理者保守操作,長期報酬率反而較差。

張森林進一步分析,年輕勞工可以承受較高的投資風險,故投資組合裡的股票比例能提高;快要退休的員工則相反,在債券、定存等低風險的投資比例,就要比較高。然而,台灣沒依照勞工的族群、需求做調整,像是「大鍋飯」炒菜一樣,所有勞工都同一套,因此才有改革呼籲,開放「勞退自選」讓政府代操保證收益之外,還有別的選項。 目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也出現了相關的民間連署。

勞動基金經過了多次弊案,從早期委外代操的基金經理人炒股,到本次政府內部官員舞弊,呼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圖:翻攝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不過,開放勞工自選,還是可能有投報率不好的風險。張森林表示,這要看民眾投資基金的時間長短、投資組合風險等;另外,若開放自選也不能「無限制」全面開放,應該由政府去做審核。

《毅傳媒》街頭採訪 男女看法大不同

為了得知台灣民眾對「勞動基金改革」的真實看法,《毅傳媒》特別直擊了平日時段的信義區行人,隨機街訪第一線勞工朋友的心聲,發現了多數民眾似乎對勞動基金的弊案不太關注,明明是所有勞工「切身的痛」,每個月被扣繳的薪水,落入了政府的口袋中沒有好好運用,卻拿來違法圖利,讓勞工朋友們忍不住開罵!

一位從事保險業務約25歲的男性表示:「反正薪水發下來的時候都已經扣完啦,也沒什麼好關注的?」消極的看法應該是對政府改革不抱希望了。

另外,《毅傳媒》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接受政府操盤,一年的投報率才3%的績效。對此,一名男性職業圍棋手認為:「可以接受,本來就不該太仰賴政府,可以自己理財。」、另一名男性攝影師則覺得:「也太少了,不賠都超過3%!」至於,討論到要幾%的年投報率,才能夠滿足,民眾如出一轍都回答「10%左右」,跟目前政府的3%可以說相差甚遠。

女性受訪者對勞工基金改革,發表自身的看法,《毅傳媒》隨機街訪也發現,男女看法不盡相同。(陳睿緯攝)

不過,《毅傳媒》也發現女性勞工,在投資操作上似乎偏向穩健風格,一位本身有在投資的中年美魔女說:「開放自選,還是會選政府,這部分要保守,因為散戶投資賠的機率高。」、另一位展覽業的年輕女生也表示:「交給民營會擔心,不知道誰做,還是希望低風險、低報酬,但支持開放自選,因為有人喜歡高風險投資。」

看來不同的勞工族群、性別或年齡的差異,都可能造成不同的投資抉擇。但勞工們一致的看法,都是「本次弊案不透明、不應該,不是他的錢怎麼可以這樣」,視勞工權益如草芥,讓人失望!

勞退保證收益年僅0.7% 連通膨都無法抵抗

根據勞退新制的法規,雇主每個月必須額外提撥至少6%勞工薪水的錢,作為勞工未來的退休金,而勞工可以選擇是否自己提撥0%-6%的月薪至專戶,也就是總提撥率介在6%-12%。

然而,該勞退專戶要退休才能領出錢,還有所謂「保證收益」規定,追蹤的是「銀行兩年定存利率」,看似穩賺不賠,但以現今低利率環境、金融投資商品多元、全球資金寬鬆股市飆漲的大環境之下,年僅0.7%左右的利率,根本連通膨都抵不了,保證收益堪稱「謊言」。

把投資報酬率拉到近10年來看,勞退基金收益僅3.41%、勞保也只有4.06%,慘輸私校退撫基金。圖:翻攝自退休基金協會

再者,勞動基金弊案頻傳,可見政府操作的績效不穩定,還有涉貪、程序不透明的問題,本次游迺文事件爆發,再次挑動社會的敏感神經,許多民眾因此認為,若開放勞退基金「自選」委託民間基金、投信平台投資操作,更能穩定得到收益、獲取更多保障。

《毅傳媒》眼見勞動部操弄著「1117萬勞工幸福」的4.5兆勞動基金,收益率卻如此陰晴不定,難以與民間金控、操盤手相比,更別說鄰近的國家日本央行,在疫情期間加碼押注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而大賺56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不只日經指數創下近30年新高,操盤獲利更突破紀錄。

反觀台灣,一群「專業官員」不知是缺乏競爭力?把勞工當提款機?抑或內控失靈失序?勞動基金出包能「抓內鬼」頂罪,但全體勞工權益受損、生活困苦,又該找誰來負責呢?

看更多制度不改 還會有下一個游迺文【勞動基金改革2】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