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immy|首圖. 奇美博物館

5月18日為全球性的「國際博物館日」,在台灣除了由國家與各地方政府各自成立的公共博物館之外,也有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私人博物館,以不同的主題概念陳列展示悉心收藏。從館方獨特的藏品入題,搭配依不同主題展所規劃的情境空間,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一同遨遊私人博物館的瑰麗國度。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鳳嬌催化室|紙短情長綿延不絕
現在人人一副口罩、一台手機的時代,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藏身在口罩和手機的內部原件中,都少不了紙的使用。成立至今已達26年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以傳承和教育推廣紙的運用為主,而2018年成立的鳳嬌催化室則是眺望未來紙文明的運用與嘗試,邀請每位造訪的人們,從一張紙的材料、製造過程一直到多元使用的歷程,見證當今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紙生活。

1990年在中國廣州白雲機場的空難事件中,台灣長春棉紙關係企業創辦人陳樹火與夫人陳賴鳳嬌不幸遇難,財團法人長春棉紙基金會經過五年的籌備後,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終於在1995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三層樓的建築除了將製紙的工坊還原於現場之外,各式的主題展、製紙的歷史和頂樓的製紙體驗,不僅讓早期的前店後家的傳統台式建築獲得再利用的契機,同時也在專業團隊的營運下,邀請每位造訪的人們從新認識紙的無限可能。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展示典藏組組長鄭靚勤表示:「數位時代中,常常會有許多人質疑紙的存在,然而,其實紙的運用無所不在而且有無限可能性;我們接觸許多特殊性用紙的需求,有許多團體和創作者都主動與我們接洽,為他們製作獨特性的需求用紙,例如生物實驗室需要使用的特殊用紙、考古從業人員需要的獨特紙張,諸如此類,在數位年代中,我們反而看到更多紙張的使用可能性和需求。」
2018年成立的鳳嬌催化室則是聚焦於紙張使用的未來性,主張以紙及自然材質為主的催化平台,「催化反應Catalysis」是團隊的核心概念,強調若自然材質是反應物,那麼所有熱愛自然材質的創意人,如愛紙人、寫字人、設計師、創作者、藝術家與建築師就像是催化劑catalyst,一同催化實驗自然材質的未知與未來。館內超過上萬種紙張可供選擇,例如張大千最愛的鳳髓箋和世界上最薄的典具帖,都可在鳳嬌催化室中找到,一同發現紙張的無限可能。
-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電話:02-2507-5535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68號
網址:www.suhopaper.org.tw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四僅提供團體預約參觀;週五至週六開放個人與團體參觀。防疫期間展覽採預約制,一樓商店照常營業。
★鳳嬌催化室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74號
電話:02-2515-0688
網址:fenko.com.tw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下午1點至6點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和生命息息相關的糕餅文化
以台灣傳統婚嫁為主題的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分別於2003年成立楊梅館、2004年成立台北士林館,楊梅館以國內的旅客為主,台北士林館則是以境外的國際旅人為主;台北士林館去年總計有44個不同國家的旅人主動前來參觀,而在夏季參加館內懷舊鳳梨酥手作體驗的人次超過四萬人,足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從傳統的糕餅為題,延伸出華人傳統的嫁娶文化的主題深獲消費者的喜愛。

創立至今已達153年的郭元益,早期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經營者都僅有一個人,一直到第三代開始才慢慢地擴大規模,為了推廣糕餅文化,同時也將華人特有的嫁娶文化分享與傳承,透過展示導覽和手作課程的雙軌並行下,在2.5小時的參訪行程中,參觀者既可同時親手做屬於自己的糕餅,同時也能在生動活潑的講解導覽中,體驗糕餅於華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糕餅文化其實和華人的一生息息相關,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都可見到以糕餅撫慰人心、歡喜慶祝的蹤跡,因此士林的郭元益糕餅博物館總共區分成:生命禮俗、歷史陳列區、台灣婚嫁禮俗和其他節慶四大主題。除了儀式文化的講解之外,郭元益也是目前全台灣收藏最多製餅模具的單位,每一款餅模都乘載著不同歷史與婚禮的祝福,而北圓南方的餅模也象徵不同地區的生活特性;為了把獨特的餅模工藝傳承,郭元益糕餅博物館也將館藏一千多支的餅模數位典藏,為台灣的糕餅文化留下見證。
-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士林館
電話:02-2838-2700分機457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546號4樓
網址:www.kuos.com/museum/museum_shihlin.html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7:30




奇美博物館|全台私人博物館人氣王
以法國凡爾賽宮為範本的台南奇美博物館,除了豐富的館藏之外,戶外的景觀庭園和各式各樣的主題活動,不僅滿足參觀者欣賞文物遊覽的需求,同時也是許多親子假日戶外踏青郊遊的最佳去處。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奇美博物館響應由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的「518博物館日16館聯合活動:你要去哪裡?」(https://reurl.cc/vDQdLl)活動,同時也主打年度特展「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中,傳遞平權、多元與共融的作品-《給自己的花-青綠色》。

巴基斯坦藝術家阿妮拉.卡尤姆.阿嘎(Anila Quayyum Agha)創造了一個鏤空立方體,立方體中心有燈光向四周輻射,牆壁、天花板倒映出代表「神聖伊斯蘭」的傳統圖案。展間原本是白色牆面,但藝術家來到台灣後,覺得台灣的風景充滿綠意,因此她希望在原作中加入綠色元素,館方與阿嘎討論後,決定在展覽中期後將牆面塗成綠色,以符合藝術家的期待,也讓台灣文化也能融入在這個充滿自由的空間裡。由於受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展期延長至8月31日,展覽匯集了來自全球15組頂尖影子藝術家,以一人一空間為規劃,呈現出40件趣味十足又發人深思的精采作品千萬別錯過。
- ★奇美博物館
電話:06-2660-808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網址:www.kuos.com/museum/museum_shihlin.html
開放時間:防疫期間(4/20-5/31)週一至週三休館;開館時間9:30-17:30



Lalique萊儷水晶博物館|人類美術工藝瑰寶
法國時尚女王Coco Chanel最愛的水晶品牌-Lalique萊儷水晶,由被讚譽為玻璃藝術羅丹的René Lalique所創立,經典的作品強烈的演繹Art Nouveau新藝術和Art Deco裝飾藝術兩大風格,時至今日已成為全人類最重要的遺產瑰寶。位於法國阿爾薩斯Wingen-sur-Moder的Lalique博物館,原本是一座興建於18世紀的玻璃工廠遺址,經過建築師Jean-Michel Wilmotte以尊重古蹟和保護遺產的兩大宗旨為目標重新規劃,不僅成為Lalique萊儷水晶歷年來作品的新展室空間,完整的館藏和設計更獲得法國政府頒贈為「Musée de France法國國家級博物館」。

這座萊儷水晶博物館的建築有一部分位於地底,以混凝土和玻璃材質共組整體的建築架構,綠化的屋頂柔化了人為建築與周遭地景的衝突感,同時也讓整棟建築宛如沉入自然綠意中。館內總計展室超過650件Lalique歷年來的藝術珍藏,從設計草圖、珠寶飾品、香水瓶、餐具、燈飾、家飾品…等,都是當代水晶工藝最重要的珍寶。此外,由Neveux和Rouyer共同規畫的庭園也是萊儷博物館的另一個亮點,庭園中的花卉都和創辦人René Lalique的創作相互呼應,讓所有造訪的參觀者從自然中感受萊儷的創作謬思。
- ★萊儷博物館
電話:(33)388-89-08-14,(33)388-89-96-89
地址:Rue du Hochberg 67290 Wingen-sur-Moder
網址:www.lalique.com/en/world-of-lalique/musee-lalique





⇩⇩⇩追蹤粉專新聞看更多⇩⇩⇩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