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蕭介雲
圖片來源:國防部
圖片來源:軍聞社
國防部於今日公布「110年國防報告書」,融入不少全新創意,與兩年前的版本相較,軍事戰略已由前總長李喜明「整體防衛構想」(ODC),改為現任總長陳寶餘所主張回到「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版本。
軍方解釋稱,國軍「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不會改變,但用兵權責在參謀本部,歷任參謀總長會各有用兵理念。
報告書的一大亮點之一,即為首度明確將中國大陸沿海,包括廈門(海軍福建基地)、惠安(最近台灣空軍基地之一)、龍田(最近台灣空軍基地之一)、義序(輪戰航空兵常駐機場)一線,劃入我飛彈攻擊範圍,與以往圖示大不相同。
依過去媒體披露我遠距精準飛彈打擊範圍推估,共軍殲-20所進駐的衢州機場,乃至東風-17前進部署至東南沿海基地,均應在我飛彈火力打擊範圍內。
在兩年前的108年版國防報告書中,有關「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整體防衛示意圖,列出迫使敵奪台任務失敗作戰目標,飛彈攻擊範圍示意圖,僅限縮在「濱海決戰區」,強調要慎選決戰海域,並未明確標示涵蓋中國大陸沿岸地區。
不過,總統蔡英文在上任後所提出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出現3種版本。首先是原版,蔡英文上台後,軍方將前總統馬英九時期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第2版屬於增修版。軍方於前一版的「國防報告書」,於「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後增列一節,即為李喜明所倡議的整體防衛構想。
至於第3版為今日公布,雖然重回「重層嚇阻」,但內涵已是進化版。軍方解釋稱,首先,在美方「開綠燈」下,第一層已經往外延伸,可對中國沿岸基地、港口、重要軍事節點造成重傷害:其次,最內層則由「濱海決勝」擴大納入本土「城鎮戰」與提升後備戰力。
至於首度納入文字引發關注的,則是在「戰力整合」部分,有關「聯合戰力規劃」是以5年、15年、25年,區分近、中、遠程3階段,以滿足未來防衛作戰實需。
這與過去國防部僅強調「5年兵力整建計畫」、「10年建軍構想」有所不同,但軍方低調回應,過去即依照近、中、遠程3階段時程劃分,並無不同之處。
新版國防報告書也強調,國軍以快速提升戰力為主軸,主要是透過自主研製與國內外現貨市場商購及軍購方式,獲得可快速提升戰力的武器裝備。
擊敵半渡變擊敵彼岸,水雷搭地雷反制三棲登陸
至於最新軍事戰略則強調「遠距制敵」、「重層嚇阻」手段,以及「不對稱作戰」的防衛作戰構想。由於國軍各式遠距精準打擊飛彈,射程已能涵蓋大陸沿海,軍方就不對稱作戰方面特別強調,不僅只能等著「擊敵於半渡」,更要迫使敵人「只能在遠離當面的機場與港口集結」,進而發展為「擊敵於彼岸」。
在評估共軍可能攻台作戰行動後,國防部也列舉3大不對稱作戰反制作為,包括機動地對空飛彈反制定翼機或空降作戰;以小型、高速、機動載台,戰時結合海巡兵力搭載反艦飛彈,打擊共軍大型水面艦;以機動岸置巡弋飛彈與防禦性水雷、地雷反制敵人三棲登陸。
國防報告書每兩年發表一次,國防部表示,今年是依據總統蔡英文有關「堅靭之島」指示,以「打造堅靭新國軍」為主軸,封面大標題為「堅靭國軍」。
有關封面設計理念,是擷取中央山脈山稜線,象徵「國家=靠山」的意涵,「網格」設計有「守護網」,凸顯層層安全防護網,以及「打造堅韌國軍」形象。
最新國防報告書以五篇十章,分別就「區域情勢」、「國防戰力」、「國防自主」、「國防治理」與「榮耀國軍」五大領域進行闡述,在內容上「剖析中共對臺威脅」、「凸顯國軍堅韌的特質與戰力」及「展現國防施政亮點」,除用以推展全民國防,積蓄國家總體戰力,亦可展現國防軍事透明度。
國防部並且採中、英文版同步發行,同時繪製「知識圖卡」與導讀本(懶人包),和發行電子書,以貼近民眾閱讀習慣。
看更多
【國防報告書2】共軍各式飛彈涵蓋全台 兩棲艦搭貨輪登陸作戰
【國防報告書3】邱國正:共軍威懾更趨緊迫 具6項攻台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