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源頭打擊破共軍節點 爭取外援持久作戰

by 蕭 介雲

作者:王志鵬
圖片來源:海軍、空軍臉書、軍聞社

2021年5月1日《經濟學人》以「台灣是地表最危險之地」做為封面與標題,內文副標則為「美中兩國必須更努力避免為台灣的未來開戰」。

封面中央是斗大的台灣地圖,上頭被雷達指標覆蓋,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盤據,美國的軍艦則在東部外海現身,暗示台灣在中、美兩國勢力角力中佔據重要戰略地位。

《經濟學人》指出,過去數十年來,戰略性模糊讓美、中兩國能在台灣議題保持和平。美國長期不向外保證會在台灣遭武力侵犯時,出兵協防台灣。

不過此策略如今已不可行,因為美國開始擔心,自己再也無法嚇阻中國武力犯台。

然而台灣可能是美中兩國爭霸的競技場,倘若中國犯台,美軍無法及時趕達,那美國盟友都會看在眼裡,所謂美國治世可能會垮台。

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台灣成危險的地方,擷自經濟學人。

「贏得序戰」與「持久作戰」兩難的問題

自1949年以來至今已歷經逾一甲子,台灣為了對抗共產黨的侵蝕,從兩蔣時代到今天各階段的建軍備戰策略會因為美中台三方關係而有所不同,但是始終都存在「贏得序戰」與「持久作戰」兩難的問題。

回顧過去2000至今的國防政策,係依據前總統陳水扁先生於2000年競選國防政策白皮書中提出「決戰境外」的作戰概念進行規劃。

依據目前馬總統所推動國防政策的目標,係建構「固若磐石(Hard ROC)」的國防力量,以守勢戰略為指導,建立「嚇不了(戰志高昂)」、「咬不住(封鎖不住)」、「吞不下(佔領不了)」、「打不碎(能持久抗敵)」的整體防衛軍力。

雄三
飛彈成為重要不對稱戰力,圖為雄風三型飛彈發射情形。(擷自中科院)

當戰爭不可避免時,將充分利用力、空、時之有利條件。快速用兵,以「贏得序戰」勝利,擾亂敵用兵節奏,爭取轉寰時間。因此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四年期間,台灣的國防規劃必然會依照如此的理念作為發展的目標。

檢視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政府的國防政策內容與國民黨相關論述,具體的核心問題即在於「贏得序戰」(Win the First Strike)與「持久作戰」(Endurance Warfare)兩個層次上。

2008年8月美國海軍戰院教授莫瑞(William S. Murray)的一篇《台灣防衛戰略再省思》(Revisiting Taiwan’s Defense Strategy)論文受到國安高層的重視,轉交國防部進行研究,並因此引發各階層熱烈討論。2008年10月20日美國《國防新聞》週刊更以「在台北的國防圈子掀起波瀾」形容莫瑞這篇論文。

依據莫瑞論述,台灣海、空軍無法抵擋中國的攻勢,因此認為台灣應該採行「刺蝟戰略」(Porcupine Strategy),也就是強化地面防禦,確保各項關鍵設施,讓台灣能夠「經得起長程精準攻擊」。

灘岸作戰壓制敵軍登陸兵力。

此即是強調強化「持久戰」的觀點。對於莫瑞的觀點,「台海安全研析中心」(Taiwan Security Analysis Center)主任梅復興即提出批評:「沒有空優,地面部隊將成活靶,人民只好跑警報,躲防空洞;沒有海優,就只好在自己的領土上打反登陸戰,家園變成戰場。」

此外,2008年10月23日當時國防部長陳肇敏表示尊重莫瑞的理論,但僅供參考:「台灣的情況,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像一個海島防衛作戰,沒有制空根本沒有制海,沒有制海,國土防衛作戰都不用談,尤其是在兩岸兵力那麼懸殊的情況下,所以制空還是非常重要。」

觀察1990年至今,台灣向美國提出之軍售需求,而美國同意出售的項目。詳細將這些項目按「制空」、「制海」與「地面防衛」區分,可以發現過去軍事投資在「制空」上的平均值為50.8%,投資在「制海」上平均值為20.3%,合計投資在「制空」與「制海」之平均值高達70%以上。

由此可知台灣的國防軍事投資在過去20年「制空」與「制海」佔據絕大多數(>70%),也因此可以觀察出「制空」與「制海」在台灣國防安全發展的歷程以及轉變所佔的份量。

就趨勢變化近20年來,制空項目穩定佔多數,而制海部分自1998年逐步增長,相對地面防衛項目自1998年後逐漸減少。

防空戰力成建軍重點。圖為F-16v。

策略途徑與整合分析

只不過「贏得序戰」與「持久抗敵」的基礎卻是截然不同的,運用「政策論述與議程設定關係」的分析概念,若以垂直與水平之策略途徑分析進一步來說明此二者的立場與關係。

「贏得序戰」位屬於象限1的位置,要贏得序戰則必須要持續強化空、海軍,在反擊第一時間獲得勝利,並設法建立局部空優,為後續地面防衛部署與後備動員爭取時間,此係將自己的攻擊反制的能力儘可能向前沿推進。

然而國安高層與莫瑞對持久戰的觀點即3的位置,屬近距離、本土防衛層次,也就是說一旦失去制空、制海,接下來直接面對的就是中國大規模兩棲登陸與空降,地面部隊(陸軍與後備部隊)所要面臨的是反登陸與反空降,若在重要的登陸灘頭與空降地阻擋不了,隨即可能進入都市、城鄉、巷戰,甚至叢林游擊戰。

因此象限3的持久戰必須依賴大量的地面部隊與強固的掩體以作支撐,不過這卻與目前政府擬將現有兵力再精簡至21.5萬員額的政策是有矛盾的。

檢視莫瑞的論述,亦有部份可為參考,就是地面部隊朝向「遠距攻擊」與「機動彈性」部署發展,此法可以有效增進地面部隊的存活力。

所以「贏得序戰」與「持久抗敵」分屬於極端不同的層次,這也就是目前國防部在有限的國防資源思考如何顧及兩端做出最佳資源分配策略的困難。

後備戰力亦支援作戰部隊。

對此整合策略有A與B二條路徑可以進行過渡的轉型策略。A路徑(1→2→3)係朝向地面遠、中程防空與制海機動載台發展,優點是可延伸制空與制海的能力,缺點是投入資源費用較高,且建置與訓練時間較長。

B路徑(1→4→3)係朝向地面短程防空與反裝甲機動之小型作戰群發展,優點是投入資源費用較少,且可快速建置,缺點是數量較少的正規陸軍必須有效結合大量的後備兵力,在先期訓練與快速組織運作相當耗費時間。

然而,無論選擇A或B路徑推展,當方法得當且資源有效時,則可形成較有效率的A’與B’路徑。當然,如果資源足夠也可以採取A與B二條路徑同時併進的方式。至於,無論採取A或B的路徑進行軍事轉型與整建,都仍必須有一專職的單位負責此一路徑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資料來源:作者王志鵬繪製。

當然持不同看法的決策者(或存在本位主義者),就會形成不同的加強傾向,而將多數資源置於傾向的一側,如支持強化遠距、境外作戰(制空、制海)者的決策會採取a型策略途徑,而如支持強化近距、本土防衛(反登陸、反空降)者的決策會採取b型策略途徑。

資料來源:作者王志鵬繪製。

中國以武力奪取台灣可能的階段與作戰層次及台灣之因應作為

按照2009年國防報告書對於中國之攻台特性分析整理,未來中國以武力解決台灣可能的途徑,對台灣的因應作為概可區分為「準軍事衝突階段」、「序戰決勝階段」、「快速登島階段」與「持久作戰」四個階段。

在準軍事衝突階段,中國將運用軍事威懾逼迫台灣進行政治談判,並避免國際進行干預;台灣在此情況則進入高度備戰狀況,並可能被迫接受談判,同時拖延時間尋求外援。

中國可變軌的東風-17導彈。

一旦談判破裂或不耐,開始此武力方式解決,可能同時以導彈攻擊、空中襲擊與潛艦、水面艦封鎖方式形成關鍵打擊,以達成快速奪取制空與制海;台灣在此階段可以採取先制反擊,承受首擊與反制封鎖方式發動首戰,並期望能達到「序戰首勝」的目標以激勵軍民士氣,引起國際關注。

不過隨著中國導彈與海、空兵力的多波投入逐步掌握制空及制海,開始以空降奇襲與兩棲登陸方式快速掌握可用之機場及港口,大量運送地面部隊進入台灣;台灣在此階段將集中所有保存之戰力阻止敵之空降與登陸。

一旦中國解放軍完成空降與登陸並可掌握持續之增援,將快速奪取首都台北,並逐步擴大控制進行清掃。台灣面對此一階段將進入艱困的城鄉作戰,甚至後續的游擊與叢林之持久作戰。

共軍發射東風飛彈恫嚇台灣。 

台灣未來國防核心能力之建立思維,即是設法打破各階段執行進程之關係節點,甚至只要打亂此進程,就能獲得較長的緩衝時間,給予外援介入或後續持久作戰之動員整備。(待續)

作著介紹: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
1989年海軍軍官學校正期78年班畢業,歷練潛艦十餘年,擁有水下航行5,525小時經驗,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潛艦戰略與戰術、台灣國防政策、中國海權發展、西太平洋區域安全等。相關著作、研究與評析約五百餘篇,刊登於國、內外各期刊、報章媒體(網路)和雜誌。
著有《台灣水下艦隊之路》、《不分藍綠,為台灣永續生存而奮鬥!》、《政軍潛望鏡時事評論文集(Ⅰ)》、《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潛艦基本戰術戰法和科技新知Ι》等專書。

看更多
《名家論壇》國軍爭取序戰首勝 打破共軍犯台節點
【國防報告書1】重層嚇阻進化版 不對稱作戰列3大反制作為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