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黃彥宏
攝影記者:林玉偉
編導剪接:翁如儀
本次勞動基金弊案引發社會關注,細看游迺文被檢舉的內容,多次接受證券商招待與收受退佣、利用職權選擇特定券商作為基金的操作廠商、多次與券商飲宴應酬、涉嫌違反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等,無不與券商、炒作特定股票有關;更慘的是,勞動基金近來管理績效不佳,在今年前10個月累積虧損達到418.8億元,光是10月單月就賠了441.2億元,前9個月賺的零頭也不夠賠。 對此,《毅傳媒》更深入探討了勞動基金議題,以及背後長久以來的爭議點。
立委爆料組長有2億元額度 蔡豐清打太極否認
探究勞動基金的缺失,除了政府操作的績效不穩定,還有涉貪、程序不透明的問題,藉著本次游迺文事件爆發,再次挑動起社會的敏感神經,許多民眾因此認為,若開放勞退基金「自選」委託民間基金、投信平台投資操作,更能穩定得到收益、獲取更多保障。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江永昌也爆料,勞金局規定組長級有2億的操作額度、主祕有5億額度、副局長有10億額度、10億以上則是局長核定。對此,被調查的勞金局長蔡豐清撇清「不是說組長有2億的權限」,而是從自營投資流程解說起,是局內各研究員依負責的產業、公司討論,由投資策略小組決定授權金額後,再由交易員選定要買的股票與價位,如果該筆交易是2億元則由組長決行,如果10億元以上則由局長決行。
蔡豐清的回應,明顯在「打太極」避重就輕,畢竟最終決議仍在主管手中,並非基層員工能為。《毅傳媒》記者詢問勞金局後發現,單筆交易組長能夠決行2億,但一年並無限制最多簽核幾筆交易,是否全都讓游迺文簽核,就能操作4.5兆的勞動基金。對此,勞金局僅說沒有權限透露交易部位大小,但每筆交易不論大小,「最終都會呈上給局長」。如今,縱容疏失的大頭找不出來,由一個月薪僅10萬的游組長頂罪,說4兆的基金弊案都是他的錯,只能說推的一乾二淨!
根據檢調最新調查進度, 寶佳資產執行長唐楚烈等人,疑因炒作遠東百貨股票失利,找上游迺文協助脫手遠百持股,游因此跟曾代操勞動基金的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等人聯手,利用勞動基金買進遠百,幫助寶佳脫手套牢的持股。
此外,勞動部為弊案滅火而說出,投資有賺有賠、受困疫情等關係,今年前10個月累積收益率-0.98%,絕非受到弊案的影響,更罕見提早秀出11月勞動基金獲利大賺2300億元的數據。
然而,看看民間的金控獲利情形,皆在今年受惠疫情反彈而「穩定成長」,從金控公司前10個月整體獲利來看,累計稅後純益來到3295億元,年增率3.4%,續創歷史新高,勞動基金績效卻是起伏甚大,與內控機制應有關聯。
應設激勵措施 降低公務員不法動機
勞動基金績效不佳、結合弊案涉貪圖利,受牽連、無辜的是廣大勞工的退休福利。如此大條的事,勞動部竟早已知情卻沒有積極作為,勞動部在2017年收到勞金局的公文,欲將游迺文調職,但後來勞金局長蔡豐清卻以「為順利推展業務」為由,自撤公文而讓此事不了了之;更讓人疑惑的是,勞動部政風處在2016年就因檢舉,把游迺文列在「高風險」名單,經過數年卻未揪出問題,還讓游繼續當組長,外人都看得出內控機制恐已失調。
此外,游迺文還常常自稱為「阿扁提拔的人」;諷刺的是,阿扁因為弊案纏身,如今慘兮兮,難道這是告訴大家「上梁不正下梁歪」嗎?不知道官員們究竟是怠職沒睡醒、抑或共謀一起「裝睡」呢?
再細數過去,勞動基金弊案早已不是頭一遭,10年內發生了4起不法炒股案,社會上「改革」呼聲一直存在。對此,台大財金系教授張森林則認為,10年發生了4起弊案,其實比例不算太高,早期是委外代操投信在不法炒股,後來勞動部有要求業者加強內控,並得到了一定成效;這次則是勞動部內的官員爆發弊案,要從管控的角度去加強,是否有改進空間,「稽核制度」可以再去檢討。
張森林補充,內部人員的「激勵措施」也要加強,因為管理基金的公務員,在業界其實就是基金經理人的角色,但公務員的待遇較低、還要求操守很好,有點強人所難;若設計有效的激勵措施,內部人員也較沒動機做不法的事情。
勞退績效差、勞保又面臨破產 政府怎麼解?
根據勞動部資料,勞動基金總共由6項財源組成,主要有:新制勞退基金、面臨破產的勞保2大基金,兩者並不相同,勞退不會破產,因為每個人都是專戶提撥,只是政府官員操盤,收益可能很難看。 從2005到2019年的15年間統計資料,勞保基金投報率4.05%>公務員退撫基金投報率3.57%>勞退基金投報率約3%,績效明顯還有加強的空間。
至於,勞保基金因為是按照「公式計算」去給付,政府投資績效的好壞,對勞工權益沒有直接影響,不管績效如何,政府都要按照規定的給付率、年資等去發放年金。
反而,績效好壞影響的是勞保「破產」問題。因勞保給付是固定的,若基金投資績效不好,就會有財政赤字的問題;請領的人越來越多,一直按照原本的公式去請領就會破產,所以必須「改善績效」才能延後破產(前述的勞退,則是看政府操盤投資績效,如果績效好,勞工的退休金就能領比較多)。
目前勞保潛藏的負債缺口高達9兆多元,即使修正過的勞保費率年調高到13%,只是延後破產時間;若要損益平衡,必須調高到28%左右,因為以前費率太低,即使由政府開始每年補貼200億還是太少。
此外,勞工給付領更少也是一個改革方向。讓高薪的勞工少領一點錢,但「低薪」的就盡量不要減少太多給付,使整體的給付結構下降,但依舊保障低薪勞工,也就是給付制度公式要通盤檢討。
民間操作退休基金績效好多少?數據說真話
勞動基金開放自選的議題,引發民眾關注,但究竟給民間投信代操,績效會比政府好多少呢?對此,張森林教授則表示,目前政府確實有在做推廣、實驗,由政府出資的基富通證券推出了「好享退專案」,當時投標的業者非常多,最後由3家投信得標,並經過政府審核這9檔基金,大部分投報率都是正的,但詳細的差別還是很大。
張也舉例來說,中年勞工10年後要退休,就應選擇了「國泰目標日期型2029基金」,成份裡股票比例就會較低;年輕人退休則還很久,就會選「日標日期型的2049基金」,可能70-80%成分是股票;當前國泰投信3檔基金,年報酬都在17%以上,但也「不代表未來績效都那麼好」,只是民間業者的好處是,績效要做出來才會有人要。
《毅傳媒》記者追問,這樣是否意味著「政府的操盤手不夠專業」。張森林則回應,也不能這樣說,雖然上兆的勞動基金「規模大」可能影響操作,但主要原因還是操作方法偏保守。另外,現在的投資趨勢,盡量要用資產配置的概念。
也就是說,先決定股票、債券、存款等配置的比例,再用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去做投資,如此也能避免弊案,不會有人為「搞鬼」炒做個股的問題,而是去「投資市場」。以目前來看,勞退基金的績效並沒打敗大盤,那不如就投資大盤。
參考國外數據的話,ETF的市佔率一直拉高,跟投資人觀念改變有關。目前世界潮流是做好資產配置,用ETF去做投資標的,尤其是勞動基金的規模龐大,更不容易贏過大盤,困難度其實很高;想要透過選股獲利,不如穩定追求市場報酬率。
至於經理人管理的費用,是否能因此省下,張認為還是有需要付一點管理費請人,因為投資組合過一段時間就要「再平衡」。若股票表現太好、獲利大增,就要拉回當初的配置比重作「風險控制」,一般每一季或半年,會重新調整。由此看來, 開放勞退基金「自選」委託民間基金、投信平台投資操作,把選擇權歸還人民,才是最佳上上策。
看更多政府應開放勞退自選 股癌:百姓用錢投票分優劣【勞動基金改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