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謝幸恩、黃彥宏
美術設計:姜峻傑
主圖說明:康友公司外觀,林玉偉攝
去年《毅傳媒》獨家揭露上市公司「康友KY」掏空弊案,引發台灣金融震盪,董事長黃文烈涉嫌將康友位在中國的金雞母「六安華源製藥」抵押給銀行後,債留康友,一票公司高層集體神隱,連黃也潛逃海外遭通緝,至今無消無息。
帳上現金9億?實際僅幾千萬元
全案不斷向上延燒,就連接下爛攤子的現任董事長陳民郎,也被檢調查出涉嫌接受中國籍高層王命亮的指示,竟然與股市作手鄭光育、國民黨大老吳光訓,國內藥酒大廠「三洋維士比」董娘陳玉蓮等人,共謀炒作康友股價牟利。
檢調鴨子划水偵辦1年多來,偵辦進度陷入膠著,未料今年康友小股東透過管道,輾轉找上六安華源內部員工,發現黃文烈其實在2015年2月17日返台上市前「就在騙」!
康友內部人士透露,當時康友送件申請返台上市的財報上,清楚寫明帳上現金高達9億多元,但實際上居然僅有幾千萬元,一間只有幾千萬元現金的公司,怎麼可能輕輕鬆鬆返台上市,還能拿下「鮭魚返鄉」的殊榮,令人懷疑主管機關的審核機制是否出了問題?
該名人士也指出,康友早在2014年就爆出股權移轉過程,疑規避股權結構及股東適格性,且當時股權交易移轉價格為每股41.3元,但在送件申請上市時,承銷價高達每股160元,兩者價差極大;然而主辦的券商群益金鼎未依規定,僅形式檢視股東股權買賣協議及繳付憑證等,因此被證期局處分違規缺失10點。
新加坡房產大亨被坑殺12億元
究竟是誰查核康友財報?誰把關財報真實性?誰背書財報的合理性?怎會出現如此大的漏洞?根據當時康友返台上市的「內部控制審查說明書」,曾在這些文件上蓋章背書的單位,分別有金管會、證券交易所、群益、凱基,及會計師施景彬、江明南、卓明信等人;就提報上市審核不實的部分,恐有涉犯《證券交易法》財報不實罪的疑慮。
這一切是否為黃文烈、王命亮等高層計畫的世紀大騙局,刻意在財報上動手腳,欺騙不知情的金管會等政府單位?還是金管會等單位及金融機構疏於查核,儼然「閉著眼睛來蓋章」?檢調為了釐清這些問題及雙方是否有刑事責任,目前已積極介入偵辦中。
更離譜的是,康友返台上市後,第一波募資18.8億元,2017年金管會核准康友現金增資,募資11.7億元;第二波現金增資的金額,恰好與《毅傳媒》日前揭露黃文烈返台上市前,騙走新加坡董姓房產大亨投資的12億元大致相符。
這是巧合還是意外?直到董姓大亨發現康友原始股東名單上竟然沒有他,才驚覺遭到黃文烈欺騙,因而在2017年跨海向維京群島法院提起確認股權訴訟,雙方纏訟至今,然因黃人間蒸發,拒不應訴,全案仍在海外法院審理中。
據指出,董姓大亨去年3月間轉而求助於台灣金融單位,跨海向金管會、證交所檢舉,但金管會僅回覆給董「轉文給證交所查處」,就再也沒有下文;大亨只好在今年初向檢方提告黃涉犯《證交法》、侵占、偽造文書等罪。
還我錢來!小股東向金管會申告
檢調懷疑,黃文烈手上或許只有一筆錢在帳面上流動,透過不存在的債權來抵銷,進而美化財報以取信台灣金融機構,可能從返台上市前的審核、第一波募資及第二波增資,恐怕都是「空包彈」,來台炒股才是黃的背後目標。
檢調人員指出,因為康友返台上市前涉嫌財報不實,及新加坡董姓大亨投資糾紛,兩起案件的發生時間點相當接近,仍在交叉比對康友二波募資的金流來源,藉以查明兩起案件間的關聯性。
2018年康友股價漲到538元,然因黃文烈偷賣股票,連續慘跌14支停板,如今黃逃之夭夭,留下被坑殺的小股東,日前也向檢察官出身的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告御狀」,只盼今年8月30日股東會前夕,能夠拿回屬於他們的權益。
對此,金管會證期局表示,近期陸續接獲檢舉,指稱康友返台上市前財報作假,金管會已要求證交所提報告、說明。
《毅傳媒》追問康友上市當年財報查核的問題,證期局也指出,除了「形式審查」,證交所也會檢視會計師出具的意見書、工作底稿,但當時「無法」實地飛往中國查核康友在中國的資產、金流等。 至於,小股東指稱康友上市前疑財報不實,證期局也說,對會計師的行政裁罰已超過3年法律期限,但若發現違反《刑法》將予以告發。而證交所查核如真有疏失,金管會也會依法究責,除了對內部人員、也能對證交所本身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