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immy|首圖.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台灣少子化的現象嚴重,而老舊學的學舍建築空間與美學,早已不符合數位科技時代的需求。自2020年起,教育部委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了「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針對不同學校的需求為其量身打造校舍,分別針對特色教室、機能收納、指標及空間翻轉、閒置空間再造、生態學習進行重整規畫,為台灣下一代的教育與美感進行大升級。
南投縣富功國小x形構國際
富功國小在921大地震後重建,教室採開放式、無門的空間設計,以走廊串聯3間教室。主要的問題是這3間教室上課時會互相干擾,學生缺乏收納個人物品的地方,且硬體未妥善維護。
設計團隊進場後,先強化整體空間的收納,為學生規劃個人書包櫃,另在教室後方導入結合洞洞板的櫃體,由使用者自行增加掛勾、收納盒甚至展示海報,大幅增加教室空間應用的靈活度。而原本年久失修的學習角在經過重新設計後,擴大範圍到整條走廊,加入植栽與可活動式座椅,讓學生能夠有更自由地學習及輕鬆有趣的活動角落。



台南市台南女中x曉房子設計+許晃銘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女中改造的是國語文演說訓練兼桌遊社團活動的教室。它原本是舞蹈教室,缺乏收納規劃,除了整面的落地鏡和木地板外,只有笨重的兩個鐵櫃及新購入、卻不符需求的桌椅:桌子邊緣凸起不平整,椅子則是笨重又夾手。
設計團隊改用可自由收納、組合的桌體與板凳,並加上牆面上的洞洞板收納櫃,大幅增加教室收納和展示功能。此外,將色調老氣的木地板拆除,還原底下的抿石子地板。整體空間則以活潑的檸檬黃,在天、地、壁加上連貫的明亮線條,製造光影的意象,讓教室清新有朝氣,展現桌遊與國文演說的樂趣。



台中市豐東國中x米索空間設計
豐東國中的角力館,隨著體育班的取消成了閒置空間。距離角力館不遠處的另一棟建築則有一個半戶外的圓形舞台。學校一直希望,能把這兩個端點串起來,讓校園活動能夠動靜結合。
設計團隊構思許久,決定把角力館面向圓形舞台區的牆面打開,以延伸平台由室內向室外串連起圓形舞台與角力館,形成豐東校園內的展演廊帶。此外,拆除角力館的天花層板結構,重現該建築特有的折板天花美感,搭配上燈光設計,一改老舊形象,成為學校重要活動的舉辦場地。角力館周圍種植楓樹與茄苳樹,因此取「楓」「苳」二字,讓這裡,搖身一變成為豐東國中學生課後最喜愛的聚會場所-楓苳聚場。



台南市西港國中x山川設計
西港國中的視聽教室閒置已久,設備老舊、階梯及塑膠排椅侷限了教室的使用方式,校方希望將這裡改造成為圖書館,提高它的使用率,把它變成一個明亮寬敞、適合小朋友坐下來好好看書的小天地。
於是,設計團隊便以打造一個開闊、舒適的閱讀環境為目標。首先拆除原有的階梯、排椅、天花板及鐵窗,以白色為基調,搭配淺色的木質元素,讓空間通透明亮。最重要的是拆除連接室內外空間的牆面,引進室外的綠意與陽光。校園死角搖身變成清新明亮的戶外閱讀區,讓室外矗立50多年的老榕樹能夠陪伴在這裡看書、親近自然的每一個西港孩子。



台南市善化國中x山川設計
善化國中跟很多其他學校一樣,有著一間老舊、且使用率不高的階梯視聽教室。只在教師開會及每年會考前的晚自習期間,才會有人想到它的存在。
由於教室的階梯是水泥結構,在有限的經費下無法拆除,於是設計團隊將這樣的結構轉化成多層次的平台,作為新的座位設計。在平台下打造隱藏式的收納櫃,更為這個空間營造俐落與乾淨的整體感。藍色的牆面及牆面的灰色調軟裝,搭配木質矮桌,為空間打造舒適沉靜的氛圍。



台南市新興國小x山川設計
新興國小改造的是一個位於地下1樓、一百多坪的半開放空間。這裡是各式活動的聚點:展覽、表演(樂器演奏、舞蹈…等),但整體空間卻缺乏展演氛圍,加上堵塞的氣窗、老舊的電扇、昏暗的日光燈…等,讓學生不願意在此多作停留。
設計團隊首先以白色為基調並整理了天花板、牆面和管線,配置更能營造氣氛的筒燈,並以巧妙的手法,在有限的資源下規劃出同時適合表演與聚會的舞台區,不僅強化機能,更讓空間有了視覺焦點。在展示規劃方面,設計團隊在空間中加入大型畫板,讓學生能在上面作畫,讓大家一起欣賞同學的創作。



屏東縣塭子國小x多龍工務設計
塭子國小的校舍色彩雜亂,與周遭宜人的自然景觀格格不入,走廊上堆放的掃具更顯雜亂。且由於位處養殖漁業地區,除地層下陷的先天不良條件外,走廊前的綠地因覆土不足,雨後時常積水不退,不利學生活動。
設計團隊打破教室與操場的界線,將走廊的圍牆拆除,並就地掩埋礫石成為連接室內外的草坡。讓孩子可以從走廊的任何一處直達綠地與操場。新設置的洗腳台則是學生親近大自然回到室內的清潔點。另外,以減法設計降低中廊的色彩,將原本的管線及電箱重新整理上漆,並新設移動式展版展出學生的作品,打造屬於塭子國小的創意基地。


毅傳媒推薦: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