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Jimmy|首圖.台灣設計展 提供
每年秋天,台灣規模最大的設計會展-「台灣設計展」,總是像一個移動市集巡迴不同縣市,透過文創設計將來自全球,和源自土地的設計成果,以超高規格與規模的主題式展演,提供各縣市居民共享、接觸最新設計的第一現場。今年,「台灣設計展」移師至擁有300年歷史的古城-新竹盛大舉辦。以年度主題「Check In新竹-人來風」為概念,把新竹火車站作為核心,擴散至前站與後站兩個不同的新舊城廓展區,除了各式主題館之外,更深入城市街坊之間,讓整個新竹化身成一座大型繽紛的當代設計展演場。
以設計串起的新舊城區軸線
早在唐山過台灣、漢人抵達台灣開墾之前,新竹地區即有「竹塹社」和「眩眩社」兩個平埔族人在此生活開墾,因而成為日後新竹地名的緣由。爾後清朝時期漢人慢慢陸續從中國沿海抵達台灣開墾,1733年開始以竹林、土牆興建漢式城牆,這也是今日新竹人口中舊城區最早的雛形;但是一直到1826年,當地的進士鄭用錫率領當地仕紳出錢出力,以磚石興建城牆與城門,正式奠定今日新竹市中心內城門的根基。
今年的「台灣設計展」特別企畫了一條橫跨鐵道、貫穿市中心新舊城區,總長共2公里的步行設計街區,民眾可以透過這條軸線上的不同展演主題、設計空間,在舊城區中以「Living Museum」為概念,按圖索驥沿著老州廳、老市場、老戲院和州圖書館…等空間場域,發現隱身在城市中的「新竹獸」;新城區的步行廊道以「Public Line」為概念,串聯起轉運站、東門城、護城河、幸福廣場、動物園、孔廟、體育館和兒童遊戲場,透過新與舊之間的串聯,打造一條屬於新世代的設計文化記憶軸線。
今年的設計展主視覺由設計師葉忠宜規劃,他透過新竹最具代表性的「風」、「Wifi」、「竹」和「網路」四大元素予以圖像化、符號化和單元化,透過更簡單易懂且具彈性延伸性的設計元素,營造出所有人「Check In新竹」的第一印象。在長達2公里的設計步行廊道上,不僅串聯起新舊城區的設計對話,同時也邀請了超過10種文化領域、25組以上的專業團隊共同參與,共同打造出屬於前衛與經典世代的設計語言。
新城區4大前衛科技大探索
以新竹公園為主要展場的「Terminal Park 城市動態資料庫」,透過新竹引領全球的科技產業為根基,藉由數位AI人工智慧的引領之下,開啟對於未來的想像。
Focus 1.城市終端機
由衍序規劃設計-BIAS Architects與叁式UltraCombos共同攜手出擊的「城市終端機」,將主場館體育館變身成一座超大的處理器,掃描蒐集人們的生活情報之後加以分解成位元再重組,在7個不同的主題場景與互動是影像中,設計一趟從日常場景穿越到數位時空的故事軸線,引領大眾從城市的尺度重新觀看社會脈動,真實感受整座人與城市之間的相互關係,大膽想像可以如何主動參與、共同塑造一個能夠乘載各種理想生活的動態城市。
Focus 2.美感電域
水越設計AGUA Design、ArchiBlur Lab /共感地景創作以及瓦豆We Do Group於孔廟廣場上,以台電相關工程為主題的「美感電域」,將大眾畏懼的電力知識轉化成人人易懂了解的科普,同時將靜態的變電箱轉化成城市的標的風景,變電箱的奧秘及城市街道美學轉譯為大眾更有感的內容。此外,同樣由水越設計AGUA Design規劃的「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中,蒐集從清代、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到現代,從台灣到日本兩地的教科書的設計分析中,思考兩地教育策略的差異。
Focus 3.O循環設計展THE LOOP
在新竹公園內歷史最悠久的玻璃工藝博物館中,由究方社與W春池計畫/ W Glass Project共同策展,以「O循環設計展THE LOOP」為主題,透過「黑色-問題、灰色-思考和黑色-解決」三個不同的色調區域,訴說回收、創造價值之間的循環;邀請新竹音樂人黃建為老師一同參與,使用採集回收玻璃時的聲音,編織成一首動人的樂曲,將聲音也表現出循環設計的呈現。
Focus 4.超連結
名人、部落客、Youtuber等意見領袖主導當代話題的潮流中,由張志祺aka.志祺七七與偶然設計曾令理共同策畫的「超連結」,集結阿滴、千千、Joeman等知名Youtuber,和科技產業KOL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謹、行競科技執行長洪裕鈞,以桌邊談天的形式,和觀眾分享科技對生活的影響。還有科技互動體驗,藉由偵測臉部特徵,經過數據即時分析,運算出充滿藝術感的新臉譜。
舊城區4座老建築的美學再發現
擁有300年歷史的新竹舊城區,在設計展期間將這些早已存在城市,但被新竹人遺忘的既有建築量體,藉著設計美學的重新詮釋之後,不僅舊建築有了新生的契機,同時也透過設計內容的呈現,引導參觀者一同發現城市深層肌理的底蘊。
Focus 1.重啟,未來閱讀
1925年落成的新竹州圖書館,對於老新竹人而言是一座充滿魅力的知識寶庫,原本是為了日治時期昭和天皇來台時居住而準備,然而後來開館之後即作為圖書館使用,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延續圖書館的功能,但在1984年出售給新光人壽,原本預計拆除改建新式大樓,然而經過多方奔走爭取之後,終於以古蹟身分保留。
恆禾藝創以「重啟・未來閱讀」為題,邀請科技、設計、空間裝置、光影等跨領域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其中;以「閱讀」為引,穿越歷史長流,串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軸線;以當代藝術角度 重新思考「閱讀」的意義。
Focus 2.風城轉生站
落成於1920年的新竹市立美術館,日治時其為新竹市役所,充滿早年東洋時期的建築風格,彰顯政府機關的威信與建築美學。2007年重新定名為「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並於2017年以展現當代美術館為主軸更名為「新竹市美術館」再度亮相。
蚯蚓文化以舊城區的產業特色、歷史人文、生活樣貌為核心內容,打造出名「風城轉生站」的主題展,內容分為「無邊際想像」和「有邊境生活」兩大展區,同時邀請平面設計師何佳興與攝影師鄭弘敬,透過視覺設計和攝影,重新轉譯城市符號和意象。
Focus 3.九降米粉道
提及新竹美食,許多人馬上就會想到新竹米粉。由新竹在地的策展團隊鴻梅文創策畫,將這棟興建於1934年、新竹首間百貨公司-新州屋,以「食物料理美術館」為概念重新定義,展示了製作米粉的 12 道工序,探究食物本源的市場,米與粉的配比、製程的工序,藉由科學數據以食物設計體驗的客觀手法,重新認識你所不知道的新竹米粉。
Focus 4.有樂電影院
1933年開幕、原名為「有樂館」的新竹市影像博物館,是全台灣首座配有冷氣設備歐式劇場,記載著新竹早年曾經華麗風光的一面。設計展期間,鴻梅文創生命經歷中呈現策展畫面,以台灣動畫、孩子觀點影像、人物紀實影片,娓娓道來記憶裡對人、對家、對故鄉的故事,創造未來新竹的無限想像。
為了讓設計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和城市的發展有更緊密的關聯,今年的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不僅僅只是一次蜻蜓點水式的趕集式設計派對,更深入地從城市地方的建設肌理中徹底改造,以通盤的前瞻性設計觀點,不僅僅創造城市與居民之間更友善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見證當代文創浪潮下,體驗設計為城市、為生活帶來的全然升級。
台灣設計展
▶展區位置
主展區① 新竹公園;主展區② 舊城區;城市步行廊道
▶開放時間
◎10/01—10/03、10/09—10/10 ◎ 10:00—20:00
◎10/04—10/08、10/11 ◎ 10 :00—17:00
▶ 官網
https://www.designexpo.org.tw/
毅傳媒推薦: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