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進行改建的高美館。 (圖.高美館 提供)

如火如荼進行改建的高美館。 (圖.高美館 提供)

為什麼你走不進美術館? 故宮南院&高美館戶外園區進化論

by 侯 志忠

採訪.Jimmy|首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提供

高美館大刀闊斧重新梳理動線與館前廣場之後,更為舒坦無壓的開放式空間情境,搭配舉辦的各式戶外市集活動,吸引市民與參觀者輕鬆聚集。  (圖.高美館 提供)
高美館大刀闊斧重新梳理動線與館前廣場之後,更為舒坦無壓的開放式空間情境,搭配舉辦的各式戶外市集活動,吸引市民與參觀者輕鬆聚集。  (圖.高美館 提供)

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嘉義故宮南院和高雄市立美術館,除了本館的建築物之外,同時都擁有龐大的腹地景觀園區綠意,然而,儘管立意良好,但反而造成參觀者與美術館之間一條看不見、難以跨越的鴻溝,無形中形成了參觀者入館參觀的阻礙。有鑑於此,館方不約而同在戶外的廣大園區進行改造,透過戶外美術館和重新梳理動線的雙重策略下,拉近人們和美術館之間的距離。

故宮南院.戶外美術館|從甘蔗田裡竄生的藝術方舟

2015年12月開幕的故宮南院,從原本一片甘蔗田地中,在經過了將近15年的紛擾、政黨輪替、曖昧模糊定位、國際競圖又棄標…爭議之後,耗資60多億經費打造,終於正式開館迎接參觀者入館;然而,龐大的園區佔地廣達70多公頃,戶外遼闊的園區造景和人工湖儘管風景秀麗,相對地,這也造成了參觀者若想要入館參觀必須走上一大段路程,嘉南平原的夏天燠熱難耐,若是碰上雨天要穿越這一整片戶外園區走入館內更是讓人卻步,原本立意良好的戶外景觀園區,反而形成了考驗參觀者想要入館參觀前必須先克服的第一道關卡。

從一整片台糖甘蔗田中蹦然而生的故宮南院。  (圖.陳思明 攝影)
從一整片台糖甘蔗田中蹦然而生的故宮南院。  (圖.陳思明 攝影)
在國際競標又棄標之後,由國內知名建築師姚仁喜重新規劃設計。  (圖.陳思明 攝影)
在國際競標又棄標之後,由國內知名建築師姚仁喜重新規劃設計。  (圖.陳思明 攝影)
挑高的入口展現當代建築與中國文明古器相互輝映的微妙對話。  (圖.陳思明 攝影)
挑高的入口展現當代建築與中國文明古器相互輝映的微妙對話。  (圖.陳思明 攝影)

為了誘發人們更容易親近故宮南院,院方特別在戶外景觀的東側區打造了戶外美術館-「藝術方舟(Ark of Art)」,首展特別邀請了來自台灣、美國、澳洲…等國內外9位藝術家,依照地景和南院的特色,創作出9件不同的作品,無論是白天或者是在夜晚時分在燈光的投射下,都讓原本單純的戶外生態園區,多了一份藝術雕塑的新風情。

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然而,故宮南院在10月底累計超過90多萬人次的入場參觀新高點,為了區隔館內的展覽和戶外美術館「藝術方舟」的展品方向,戶外美術館將以當代藝術家的裝置與雕塑品為主,未來也將企劃大地藝術季和環境藝術的策展活動,搭配嘉義全力發展無人機科技的加持下,在戶外人工湖區、水岸、小山坡上,讓藝術作品依照不同的地景地貌,豐富故宮南院朝向近代、新式策展形式的藝術座標。

《風涼畫》伊祐・噶照。  (圖.陳思明 攝影)
《風涼畫》-伊祐・噶照。  (圖.陳思明 攝影)
《台!繡妝》- 成若涵。(圖.陳思明 攝影)
《忘荃・捨筏》- 甘銘源。 (圖.陳思明 攝影)
《Vessel》-Nicolas Holiber。 (圖.陳思明 攝影)
《Vessel》-Nicolas Holiber。 (圖.陳思明 攝影)
《南宮特有種》巴豪嵐・吉嵐。 (圖.故宮南院 提供)
《南宮特有種》巴豪嵐・吉嵐。 (圖.故宮南院 提供)
《績撚成雲—云起・云行・云停》-林淑鈴。 (圖.故宮南院 提供)
《績撚成雲—云起・云行・云停》-林淑鈴。 (圖.故宮南院 提供)
《Earth Mother》-Deborah Halpern。 (圖.故宮南院 提供)
《Earth Mother》-Deborah Halpern。 (圖.故宮南院 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蛻變與新生改造新翻轉

成立於1994年的高雄市立美術(以下簡稱:高美館),一開館之後即成為南台灣最重要的美術據點,也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並列為全台三大美術館,然而,隨著時間演進,全台灣陸續創設了不同的公立與私人展演場所和美術館,再加上高美館多年來受到南台灣艷陽高溫照射和雨水的侵襲之下,屋頂嚴重漏水的問題日益惡化,不僅造成館體建築的危害,甚至也侷限了策展的方向與形式。此外,由於高美館位處於內惟埤文化園區內,龐大的戶外園區和過於凌亂的入館動線,反而阻礙了參觀者入館的意願;儘管四周早已成為高雄最具指標的高品質豪宅聚落,然而,傍晚時分儘管可以看到許多人圍繞著園區跑步運動,卻難以誘發他們走入園區、甚至是進入館內參觀的意願。

位於內埤生態園區內的高美館擁有龐大的戶外景觀區。 (圖.高美館 提供)
位於內埤生態園區內的高美館擁有龐大的戶外景觀區。 (圖.高美館 提供)
重新梳理後的入館動線更為清晰流暢,自然引導參觀者潛意識地走入園區並入館參觀。 (圖.高美館 提供)
重新梳理後的入館動線更為清晰流暢,自然引導參觀者直覺式地走入園區並入館參觀。 (圖.高美館 提供)

有鑑於此,2017年加入高美館團隊的新館長李玉玲博士,除了推動高美館法人化之外,也立刻爭取1.95億元經費進行館舍老舊的修建工程。李館長說:「今年已經26歲的高美館,在接下來的10年馬上就要面臨即將有10-15間全新的美術場館開幕,在決定進行室內外的修建改建案之後,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屋頂長年漏水的問題,此外,整體的重新定位問題也將牽動著整個高美館未來的營運方向。」

為創造高美館成為戶外綠洲的延伸,同時串連起市民、參觀者和美術館之間更緊密的關係,高美館的外觀改造規劃案特別舉辦了國際競圖,同時也邀請了日本知名建築師南條史生、也是東京森美術館館長擔任國際評審,吸引了: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ASIF KHAN、公羽山松建築師事務所+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廖志桓建築師事務所等包含臺灣、美國、英國及日本新銳建築師的提案,最終由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獲得設計權。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的設計案以「膜」的概念,作為本次改建案的核心精神,除了重新梳理更為合理的入館動線之外,同時也將台灣傳統的騎樓形式導入,藉由頂棚和照明的相互搭配下,以更清晰順暢的動線引導參觀者免於風吹雨淋,在舒適、自然、輕鬆的心境中入館感受藝術薰陶。所有的工程預計將於2021年1月完工,屆時高美館也將完成自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修建案,期許未來能返為以人為出發的生活美學空間,讓藝術不再只是束之高閣、僅於館內自我滿足的形式,更是走入群眾、走入生活、結合歷史風土與在地特色,在開放性、流動性、順暢性的引導與公共關懷下,再現高美館的美學渲染力。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的設計案獲得高美館改建案的最終設計權。(圖.高美館 提供)
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的設計案獲得高美館改建案的最終設計權。(圖.高美館 提供)
全新創建的入館動線,不僅僅提供雨遮的功能性,更將過往過於複雜的入館動線重新調整,讓參觀者從戶外一路順暢且悠閒地走入館內欣賞作品。 (圖.高美館 提供)
全新創建的入館動線,不僅僅提供雨遮的功能性,更將過往過於複雜的入館動線重新調整,讓參觀者從戶外一路順暢且悠閒地走入館內欣賞作品。 (圖.高美館 提供)
 不僅僅只是平面區塊的調整,本次改建案更透過立體垂直的空間再定義,創造出完整一氣呵成的直覺式參觀動線。 (圖.高美館 提供)
不僅僅只是平面區塊的調整,本次改建案更透過立體垂直的空間再定義,創造出完整一氣呵成的直覺式參觀動線。 (圖.高美館 提供)

毅傳媒推薦:

走進大稻埕的風華歲月 迪化207博物館

原民史料文化的守護者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