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即將出發,5月1日起10天9夜的進香行程,今年估計將吸引超過30萬民眾參加,沿途居民自發供應飲食的「飯擔」也熱情準備中。為響應環境永續,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特別向媽祖請示得到「聖筊」同意,推動「無塑進香」行動,呼籲香燈腳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用品,共同落實信仰與環境並行的精神。
編輯:林涵青
圖片提供:綠色餐飲指南
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具代表性的宗教盛事之一,每年白沙屯媽祖前往雲林北港進香和回鑾,都吸引眾多數信徒和香客(香燈腳)徒步跟隨參與,來回超過300公里的路程,不僅展現虔誠信仰,沿途居民自發供應飯擔的傳統,更充分展現台灣人「分享與照顧」的深厚人情與共善文化。
由於參與進香的工作人員與香燈腳人數眾多,沿途的補給吃喝若皆使用免洗餐具,10天下來製造的垃圾量相當驚人!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攜手推動的「無塑進香」行動,就是希望呼籲香燈腳自備環保餐具,並鼓勵沿路提供飯擔的善心人士採桶裝供應、減少一次性用品,共同落實信仰與環境並行的精神。

綠色餐飲指南表示,預估2025年白沙屯媽祖香燈腳人數將突破50萬人,若能影響其中20%自備環保餐具,就有10萬人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每人只要在進香過程中減少使用5件以上,累積將可減少50萬件一次性餐具的消耗。而根據環保署資料估算,一組一次性紙碗與塑膠湯匙的碳排放約50克CO₂,整個「無塑進香」將可減少30噸CO₂排放,這大約是3.75公頃、相當於5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森林吸收量。
這次「無塑進香」倡議行動,主辦單位於發起前特別誠心向白沙屯媽祖報告,並獲得3個聖筊同意,希望不只是改變香燈腳的用餐方式,也希望影響沿途提供飯擔的店家與信眾,盡量減少塑膠和一次性用品使用、不留垃圾,期待讓信仰與土地共好、宗教人文與環境永續共存。
通霄鎮農會總幹事表示,今年「無塑進香」行動還推出「彩虹玉米仙貝飯糰」作為綠色飯擔代表,由通霄鎮農會協同綠色餐飲指南三位主廚:「Tupang地坊」張皓福、「阿霞飯店」吳健豪、「糧心聚落」陳可為聯手製作,採用通霄在地越光米、彩虹玉米製成可食米仙貝作為餐具搭配飯糰,不僅美味,亦實踐無塑理念。

由於通霄位於苗栗沿海,當地並無水庫,農業灌溉全仰賴降雨,因此農會的輔導方向以節水型作物為主,讓農業發展與環境永續並行。這次的綠色飯擔所使用的食材——越光米與彩虹玉米,正是通霄鎮農會推廣的環保作物,除了耐旱、省水外,對於肥料需求量也低,不僅能減少土壤退化,還能降低水污染的風險。
其中「梅乾菜肉燥飯糰」,是綠色餐飲指南最佳主廚張皓福以傳統梅干扣肉為靈感,轉譯為梅干肉燥,融入客家保存食概念,結合油鹹香特色,打造出帶有客家風情的創意滷肉飯。
而「天貝素肉燥飯糰」則由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研發,這道充滿台南甜味的全素滷肉料理,以多種蔬菜與黃豆天貝取代傳統的大魚大肉,減少身體負擔,也讓素食者能安心享用。
「彩虹玉米仙貝」則由綠色餐廳粮心聚落主廚陳可為研發製作,採用通霄鎮農會越光米研磨成的米穀粉,加上彩虹玉米以及玉米鬚,低溫烘焙製成仙貝,不僅保留玉米天然風味與營養,更能作為健康、環保的輕食選擇。
「彩虹玉米仙貝佐葷素雙味飯糰」,將在5/11媽祖回鑾時,當天下午兩點前通霄鎮農會白沙屯分部供應超過2,000份。
此外,主辦單位特別設計超美又可重複清洗使用的「粉紅超跑紀念竹碗」,作為網路社群宣傳的抽獎獎品,希望藉此擴大宣傳。只要於綠色餐飲指南與通霄鎮農會臉書粉專上的相關主題抽獎貼文留言分享,就有機會獲得粉紅超跑紀念竹碗+越光米綠色飯擔組。

綠色餐飲指南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GreenDiningGuide
通霄鎮農會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7713820698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