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謝幸恩
主圖來源:毅傳媒資料室
美術設計:姜峻傑
台灣會計產業龍頭「勤業眾信」,因捲入上市公司「康友KY」掏空案,更涉入同為上市公司的「淘帝KY」假帳案,可說是爭議連連。《毅傳媒》掌握內幕,康友不但向勤業眾信求償,更在今年1月向台北地院聲請假扣押,包含勤業眾信公司、前總裁賴冠仲、會計師施景彬、江明南的資產,總金額高達29億元,倘若法院裁准,將是勤業眾信繼2004年博達案後,再度被列為假扣押債務人。
《毅傳媒》去年7月獨家揭露康友掏空案,包含董事長黃文烈在內的其他中國籍高層,均已辭職神隱,而新接手的經營團隊,遲遲找不到會計師簽核財報,因此證交所已在今年2月公告康友下市案,恐怕康友4月1日愚人節「下市成真」。
更雪上加霜的是,康友8日發布重訊說明,公司最大的金雞母,也就是位在中國安徽的「六安華源」製藥公司,早被黃文烈拿去抵押給中國銀行借款,負債總額高達11億元,更將面臨破產清算,康友高層憤而怒嗆黃是「詐騙集團」,涉案的會計師施景彬、江明南更有嚴重查核疏失。
《毅傳媒》調查,康友包含多名大股東、新接手的經營團隊在內,已向北院聲請假扣押,來暫時凍結勤業眾信、賴冠仲、江明南、施景彬的財產,約莫29億元,以保全康友投資人的權益;而債權人需要支付請求金額的3分之1來作為擔保金,換算約莫10億元,但確切金額為何,仍待法官裁量詳細數字。
然而,勤業眾信今年2月提前展開總裁改選,也影響康友假扣押進度。有投資人私下透露,深怕5月要辦理屆齡退休的前總裁賴冠仲,及身為合夥會計師的施景彬、江明南等人,為規避鉅額求償,恐怕會相繼退夥,並結算合夥財產出場,而增加追索困難,儼然是以合夥人退夥結算之名,來達到脫產之實。
《毅傳媒》調查,勤業眾信有資產本,似乎不足清償康友聲請假扣押的29億元,且勤業名下無任何不動產,僅有辦公設備資產,帳上現金僅足以支應流動需求,盈餘、獲利均上繳德勤澳洲,或分配與合夥人,帳上現金僅數億元。
更弔詭的是,起先北院司法事務官駁回康友假扣押聲請,但理由是「以未說明求償金額的計算方式」,而康友提出異議後,目前仍在北院民庭審理,至今拖了2個多月,也因假扣押在於保全強制執行,有其緊急性,實屬相當罕見。
按照《辦理民事訴訟法應行注意事項》213條,「因聲請而開始之督促程序、保全程序及公示催告程序,均應迅速辦理,聲請假扣押、假處分、自助行為處理程序、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及其擔保金提存事件,尤應列為最速件處理。」
一名不願具名的書記官透露,各級法院收到假扣押裁定聲請後,處理時間沒有一定期程,但照理說應於收狀後5日內辦理,「比較少會拖到2、3個月」,通常矚目案件如過去的頂新混油案、李長榮化工,僅需1天就可裁准與否。
此外,除康友向北院聲請假扣押勤業眾信資產外,根據投保中心統計,目前登記求償的康友小股東超過5000人,求償金額估計超過30億元,近期將向康友、會計師等人提訟,由於保險公司可用「除外條款」拒絕理賠勤業,屆時所有合夥人就得共同擔負賠償的「無限責任」,恐怕勤業是一個頭兩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