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的守候!稚龜大爆發 湧闖返家路【海龜悲歌5】

by 李 定宇

文字撰稿:李定宇、李宜樺、謝佩樺
攝影記者:陳思明、李定宇
美術設計:林佳欣、姜峻傑
影音編導:謝凱萱
影音剪接:曾貴停

全世界現存的七種海龜全部瀕臨絕種,身處於食物鏈較為底層的牠們,天敵很多,不只成龜會面臨獵殺,從母龜產卵到小海龜孵化、洄游等過程,即已危機重重。所幸,在臺灣有一群年輕人過著晚七朝三的生活,日夜顛倒就為了讓母龜安心上岸產卵,且爭取在孵化期50~70天的期間,不受外界打擾,讓稚龜順利孵化。

《毅傳媒》採訪團隊這次跟著這群人,一路從晚上7、8點摸黑巡灘,找尋母龜、到保護產下的龜卵、甚至在經過50天的守候後,親眼見證小海龜經過孵化、野放及實測光害,整個過程全記錄,這群人辛苦等待的,就是破殼新生這刻!

稚龜初誕生 奮力揮前肢

剛破殼的小海龜,一隻隻奮力地鑽出沙堆,彷彿萬頭攢動的模樣,展現了強勁的生命力,天性使然的關係,在牠們一接觸到空氣的那刻,便賣力地揮動著前肢,想往海洋的方向衝去。

這是《毅傳媒》採訪團隊,在今年的八月底獨家見證的珍貴畫面!雖然,在臺灣綠蠵龜的生態保育,政府未過多重視。不過,有一群團隊默默在小琉球及蘭嶼等地,忍受著離島陰晴不定的天氣,時而揮著熱汗、時而得在大雨下待在沙灘上6、7個小時以上的等待,只為守護海龜新生命延續。

每年6至10月為海龜孵化期,小琉球及蘭嶼皆有研究團隊保護稚龜順利孵化。(圖:陳思明攝)

海龜保育團 兩島23人

這群人係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也是被稱之為「海龜教授」的程一駿,所帶領的團隊。《毅傳媒》記者於今年8月,隨著「海龜教授」程一駿團隊的腳步,至小琉球及蘭嶼兩地採訪,不只見證母龜產卵、稚龜孵化、野放,亦見到光源對海龜影響的實驗!

每年暑假,程教授團隊會分別在臺灣地區海龜出沒最多區域,小琉球及蘭嶼等地駐地,時間長達2個月,成員包含得為畢業論文付出辛勞的研究生外,還有一群志願免費前來幫忙的志工。2020年加上志工的人數,一共有9人待在小琉球;蘭嶼則有14人。

配合海龜作息 生活日夜顛倒

他們每天得過上晚7朝3的生活,從晚上7點開始排班,一路排到凌晨3點。其工作便是到指定海邊進行巡灘。保護上岸產卵的母龜不受打擾,若能幸運巧遇海龜產卵,研究生與志工們排班的時間,很有可能從凌晨3點,一路拉到清晨的6、7點,直至將母龜產下龜卵,移至更安全地點等待孵化,才會回宿舍休息。

這個團隊除了每晚輪班巡灘,還要記錄每窩龜卵孵化情形,包括孵化幾天、孵化成功率、未孵化龜卵狀態,細至每顆龜卵直徑及重量,稚龜身長及體重,都要一一記錄。

因研究經費嚴重不足,這群付出不求回報的團隊,其實在外島過著相當辛苦的日子,《毅傳媒》記者觀察,在蘭嶼14人團隊(8男6女)住著僅有15坪大的宿舍,雖有著小兩房格局,讓男女能分開就寢,但所有人得共用一間浴廁,生活相當不便,且《毅傳媒》記者實地觀察,發現宿舍室內不但空間狹小,因氣溫悶濕,牆壁上早出現了斑斑黑、黃交雜壁癌,生活條件相當不佳。

蘭嶼海龜研究團隊14人住再約15坪平房,生活環境相當克難。(圖:陳思明攝)

吃爛住的差 願留下再談

團隊領導者程教授坦言:「徵選志工時,我們拿出住的最爛、吃的最差的照片,給這些報名的人看,願意留下來的,我們再來談!」

「想要遇到海龜,就不要怕辛苦!」程一駿說,早期許多來應徵志工的人,帶的是到外島旅遊的心情,在外島不願輪班、提早回台,都造成團隊困擾,後來先拿出外島困苦照片,讓應徵者了解不是去度假,仍願意去的人,才能真正幫助海龜保育。

令人感動的是,物質上的不足,澆不熄這群年輕人保護海龜的熱情。8月下旬的蘭嶼,那日下著猛烈的豪大雨,《毅傳媒》記者正在宿舍採訪此屆團隊的研究生領頭羊顏志豪,但雙方才坐下來不到5分鐘,就聽到有母龜正在產卵的消息,只見一夥人立即跳上機車衝向沙灘,場面混亂但又迅速確實。

研究團隊生活空間狹小,廚房變倉庫堆滿雜物。(圖:陳思明攝)

熱血女志工 趴沙挖龜卵

我們跟著這群熱血的志工們,抵達蘭嶼某處海灘(為保護海龜,不公開產卵處),只見二名身材偏嬌小的女生,穿著藍色雨衣,整個人五體投地般地趴在沙灘上,距離她們10公尺處,有一隻將近120公分的大母龜,正準備產卵。 其中一名女研究生,為了觀察母龜動態,拿出來了預先準備好的紅光燈,朝海龜前方處照射,微弱的餘光,也讓記者得以見到這寶貴的時刻。

《毅傳媒》記者觀察,母龜下蛋前,會先爬到沙灘上的高點隱蔽處,用後肢將沙灘挖出50公分深的龜卵窩,之後產下一百多顆龜卵後,再用後肢將龜卵窩覆沙拍實,離開時,也會用前肢不斷覆沙做出護幼行為,避免掠食者找到龜卵的下蛋處,隨後才會再度回到大海,整個過程約需三個小時。

產完卵後,在旁等待的女志工,則立即將卵窩開挖將卵取出,由於龜卵相當深,女研究生整個上半身都快塞進卵窩中,才能將龜卵一顆顆細心挖出。100多顆龜卵,經過仔細量測重量、直徑後,再馬不停蹄的將龜卵移置安全處所埋入沙灘,等待新生命孵化。

8月下旬晚間,海龜研究團隊趴在沙灘上,將剛產下的龜卵移置安全處孵化。(圖:陳思明攝)

龜卵孵化狀況 如同洗三溫暖

就在母龜剛下蛋不久,碰巧隔天就有稚龜即將孵化。當時蘭嶼當地氣候正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天氣時刮大風、時下大雨,氣候相當不穩。不過,稚龜孵出消息一傳出,所有人立刻跳上機車衝向沙灘,感覺就如準備接生般,掩不住的緊張與興奮感立即襲來。

消息傳來後,每個人都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這群新生命降臨,「10、11、12……」隨著一片寂靜圍繞,周遭突然湧現低迷氣氛,第8窩100多顆蛋大部分未能孵化,最後只有15隻稚龜孵出,成功率僅約兩成。這樣的數字,讓在場的人無不沮喪著臉,連記者都能感受到那失望的氛圍,研究生張哲綸嘆口氣對著記者說「孵化不是很好,會難過,但要自己調適。」

龜卵孵化狀況時好時壞,這窩孵化率不到兩成,研究團隊神情凝重。(圖:陳思明攝)

但團隊仍鼓起精神,將未孵化龜卵一一打開,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及遭掠食的情形詳細記錄,之後將未孵化龜卵埋入沙灘時,突然有人大喊「又有小龜孵出了!」只見團隊像觸電般跳起,衝向第10窩龜卵旁拿起量尺、保溫箱、測重器,各司其職等待新生降臨,「40、41、42,哇!超過50隻耶!」

記者直擊見證了這窩龜卵,開出了超過一半以上的孵化率,志工與研究生一掃方才的陰霾,也像中了樂透般,喜悅全掛在臉上!這群志工為了海龜,願意放棄台灣本島舒適生活,為的就是等待新生命誕生的喜悅時刻。

稚龜孵化後,研究團隊將牠們帶至安全海域野放。(圖:陳思明攝)

台灣境內海龜雖列為保育類動物,但海龜不斷因人類活動死亡,物種已面臨瀕絕,小海龜的繁衍因此實屬珍貴。看著研究生與志工將小海龜野放大海,新生命的章程再度展開。這些熱愛環境的年輕人,正燃燒著青春照亮海龜的未來。願所有海龜們快樂安全地在汪洋中翱游,讓世世代代的人類,皆能一睹牠們悠遊的模樣。

延伸閱讀:
螺旋槳虐殺 瀕絕海龜5年死逾7百隻【海龜悲歌1】
直擊!交通船急衝港口 限速公文淪廢紙【海龜悲歌2】
五星縣長漠視 專家怒批:只看錢!【海龜悲歌3】
海廢、漁網成奪命凶器 人為致死佔七成【海龜悲歌4】
50天的守候!稚龜大爆發 湧闖返家路【海龜悲歌5】
鋼鐵教授承父志 硬脾氣撐研究30年【海龜悲歌6】

⇩⇩⇩按讚訂閱看更多⇩⇩⇩

我有話要說

相關報導

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 了解更多